申論指導:全面了解《申論》測試(1)
申論指導:全面了解《申論》測試(1)
一、公務員考試科目現狀
按照職位性質,報考職位分A、B兩大類,報考人員只能選擇一個類別中的一個部門或單位報名。A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政策、法規、規劃等研究擬定工作,指導、監督、檢查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機關內部綜合性管理的職位;B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機關內的專業技術工作,對機關的公共管理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且對外設有行政管理職責的職位,直接將各項具體規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執法職位。
筆試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共科目的筆試內容和方式:
根據2002年國家人事部確定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所遵循的原則,即“分類考試,突出能力”,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A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和《申論》兩科!缎姓殬I能力測驗》(A類)包括常識(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聽力測試)、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擇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100分;《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考查其運用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法律和行政管理等理論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00分。報考B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一科!缎姓殬I能力測驗》(A類)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會有所不同。
從2003年舉辦過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省、市、區來看,各地的公共考試科目不盡相同:北京、福建、云南、天津等市與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設置公共科目,此外,還要考《公共基礎知識》。如上海市實行的辦法是本、?瓶肌豆不A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三科;碩士只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博士則無須筆試,直接進入面試。河北、浙江等則統一考《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兩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些地方不單設《公共基礎知識》科目,但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鄧小平理論基礎知識、法律常識、行政管理知識、公文寫作基礎知識經常作為常識題型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科中出現。如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4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0%之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5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5%之多。因此,在不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為備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不妨參考《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內容,至少它能把常識判斷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到一塊,便于復習。
從要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來看,這門考試的題型相對穩定,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陀^題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是非判斷三種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70%;主觀題包括案例分析、論述、公文改錯三種基本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30%。其中各部分知識測驗比例分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約占 15%,鄧小平理論、時事政治約占20%,法律約占30%,行政管理約占15%,公文寫作與處理約占20%。
專業科目的筆試內容與方式,由各招考部門自行確定,不作統考。
更多詳情請查詢: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
相關文章
一、公務員考試科目現狀
按照職位性質,報考職位分A、B兩大類,報考人員只能選擇一個類別中的一個部門或單位報名。A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政策、法規、規劃等研究擬定工作,指導、監督、檢查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機關內部綜合性管理的職位;B類職位主要包括:從事機關內的專業技術工作,對機關的公共管理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且對外設有行政管理職責的職位,直接將各項具體規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執法職位。
筆試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共科目的筆試內容和方式:
根據2002年國家人事部確定的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所遵循的原則,即“分類考試,突出能力”,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A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和《申論》兩科!缎姓殬I能力測驗》(A類)包括常識(涵蓋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聽力測試)、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擇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100分;《申論》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考查其運用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法律和行政管理等理論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00分。報考B類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一科!缎姓殬I能力測驗》(A類)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會有所不同。
從2003年舉辦過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省、市、區來看,各地的公共考試科目不盡相同:北京、福建、云南、天津等市與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時設置公共科目,此外,還要考《公共基礎知識》。如上海市實行的辦法是本、?瓶肌豆不A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三科;碩士只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博士則無須筆試,直接進入面試。河北、浙江等則統一考《公共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兩科。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些地方不單設《公共基礎知識》科目,但它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鄧小平理論基礎知識、法律常識、行政管理知識、公文寫作基礎知識經常作為常識題型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科中出現。如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錄用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4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0%之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B類)中20道常識判斷題就有5道是《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占25%之多。因此,在不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為備考《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不妨參考《公共基礎知識》部分的內容,至少它能把常識判斷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到一塊,便于復習。
從要考《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地區來看,這門考試的題型相對穩定,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類?陀^題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是非判斷三種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70%;主觀題包括案例分析、論述、公文改錯三種基本題型,約占整個試卷分值的30%。其中各部分知識測驗比例分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約占 15%,鄧小平理論、時事政治約占20%,法律約占30%,行政管理約占15%,公文寫作與處理約占20%。
專業科目的筆試內容與方式,由各招考部門自行確定,不作統考。
更多詳情請查詢: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