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
在不久前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在講話中,胡錦濤就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出4點要求:一是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二是必須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三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四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從科學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從科技體制機制到科研環境條件、從科研布局到科技實力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新形勢下,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究竟如何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必須”,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這是統領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主線。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創新。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建設創新型國家,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奮力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切實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創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國際著名品牌。要堅持把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科技進步和創新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迫切需要體制機制創新。要以服務國家目標、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出發點,以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為重點,以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突破口,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重要目標,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有利于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既體現中國特色又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要建立健全國家科技決策機制和宏觀協調機制,加強對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計劃實施、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加快科研布局和結構調整,改革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促進科技資源有效配置。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要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關鍵是人才。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把優秀人才集聚到國家科技事業中來,開創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
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是科技進步和創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會基礎。文化傳承和發展對科技進步和創新有著直接的重大影響。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特別是要為年輕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和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誰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落實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迫切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我們加緊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中央的要求、人民的呼聲,也是形勢所迫。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投身到有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實踐中去!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
相關文章
在不久前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在講話中,胡錦濤就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出4點要求:一是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二是必須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三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四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從科學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從科技體制機制到科研環境條件、從科研布局到科技實力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新形勢下,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究竟如何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必須”,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這是統領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主線。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創新。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建設創新型國家,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奮力在世界高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切實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創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國際著名品牌。要堅持把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科技進步和創新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迫切需要體制機制創新。要以服務國家目標、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出發點,以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為重點,以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突破口,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重要目標,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有利于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既體現中國特色又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要建立健全國家科技決策機制和宏觀協調機制,加強對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計劃實施、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加快科研布局和結構調整,改革科技成果評價和獎勵制度,促進科技資源有效配置。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要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關鍵是人才。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把優秀人才集聚到國家科技事業中來,開創人才輩出的生動局面。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
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是科技進步和創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會基礎。文化傳承和發展對科技進步和創新有著直接的重大影響。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特別是要為年輕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和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誰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落實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迫切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我們加緊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中央的要求、人民的呼聲,也是形勢所迫。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投身到有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實踐中去!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