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法律知識練習題(一)
1. 當代中國法律淵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A. 習慣法
B. 憲法
C. 法規(guī)
D. 不成文法
2.?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憲法和立法法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構成違法的是
A. 全國人大常委會撤銷某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單行條例?
B.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
C. 全國人大改變其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條例?
D.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3.我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體現(xiàn)了行政處罰程序中的?
A. 調查制度
B. 告知制度?
C. 表明身份制度
D. 說明理由制度?
4.某地區(qū)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辦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進外資,對于前來投資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就簽訂引資合作協(xié)議,由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先期打入對方賬戶400萬元,結果,先期打入的資金被悉數(shù)騙走,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王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
A. 玩忽職守罪
B. 濫用職權罪?
C. 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
D尚未構成犯罪?
5.某甲向銀行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因點鈔失誤多付他1萬元。甲以這1萬元作本錢經商,獲利5000元,其中2000元為其勞務管理費用成本。1個月后銀行發(fā)現(xiàn)了多付款的事實,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關該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
B. 甲無須返還,因系銀行自身失誤所致?
C.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
D.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潤?
參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答案為B。本題考點是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當代中國法律淵源中主要是制定法,所以排除D項;習慣法明顯不是當代中國法律淵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故不選;而“憲法”與“法規(guī)”相比,“憲法”的地位明顯比“法規(guī)”更重要,B項與題意最符合,故選B。
2.【解析】答案為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無權改變有關法規(guī),其法律監(jiān)督權主要體現(xiàn)為撤銷權。3.【解析】答案為C。當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進行行政處罰時,必須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制度。包括:(1) 表明身份,即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不得少于兩人且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身份證件;(2) 確認違法事實、說明處罰理由和依據(jù);(3) 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4) 交付行政處罰決定書;(5) 備案。由此可知,C項為此題正確答案。?
4.【解析】答案為C。根據(jù)《刑法》第406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合同失職罪。王某有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等失職情節(jié),故選C。?
5.【解析】答案為C。此題考點為不當?shù)美姆颠范圍。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通意見》對不當?shù)美颠范圍的解釋是:返還的不當?shù)美,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shù)美〉玫钠渌,扣除勞務和管理費后,應當予以收繳。依據(jù)該解釋,不當?shù)美颠義務的范圍僅限于原物及孳息,其他收益上繳國家。甲已經構成不當?shù)美,應返還原物及孳息,即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因為利息是原物的孽息,應同原物一同返還;而甲的經營所得3000元利潤,應由國家收繳,不必返還銀行。?
更多綜合基礎知識題關注: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zjgwyw.org/)。
相關文章
A. 習慣法
B. 憲法
C. 法規(guī)
D. 不成文法
2.?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憲法和立法法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構成違法的是
A. 全國人大常委會撤銷某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單行條例?
B. 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
C. 全國人大改變其常委會批準的自治條例?
D.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3.我國《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調查或進行檢查時,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證件。這體現(xiàn)了行政處罰程序中的?
A. 調查制度
B. 告知制度?
C. 表明身份制度
D. 說明理由制度?
4.某地區(qū)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辦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進外資,對于前來投資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就簽訂引資合作協(xié)議,由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先期打入對方賬戶400萬元,結果,先期打入的資金被悉數(shù)騙走,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王某的行為已經構成了
A. 玩忽職守罪
B. 濫用職權罪?
C. 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
D尚未構成犯罪?
5.某甲向銀行取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因點鈔失誤多付他1萬元。甲以這1萬元作本錢經商,獲利5000元,其中2000元為其勞務管理費用成本。1個月后銀行發(fā)現(xiàn)了多付款的事實,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下列有關該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
B. 甲無須返還,因系銀行自身失誤所致?
C.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
D. 甲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及3000元利潤?
參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答案為B。本題考點是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當代中國法律淵源中主要是制定法,所以排除D項;習慣法明顯不是當代中國法律淵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故不選;而“憲法”與“法規(guī)”相比,“憲法”的地位明顯比“法規(guī)”更重要,B項與題意最符合,故選B。
2.【解析】答案為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無權改變有關法規(guī),其法律監(jiān)督權主要體現(xiàn)為撤銷權。3.【解析】答案為C。當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進行行政處罰時,必須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制度。包括:(1) 表明身份,即執(zhí)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不得少于兩人且應當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身份證件;(2) 確認違法事實、說明處罰理由和依據(jù);(3) 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4) 交付行政處罰決定書;(5) 備案。由此可知,C項為此題正確答案。?
4.【解析】答案為C。根據(jù)《刑法》第406條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合同失職罪。王某有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等失職情節(jié),故選C。?
5.【解析】答案為C。此題考點為不當?shù)美姆颠范圍。最高人民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通意見》對不當?shù)美颠范圍的解釋是:返還的不當?shù)美,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shù)美〉玫钠渌,扣除勞務和管理費后,應當予以收繳。依據(jù)該解釋,不當?shù)美颠義務的范圍僅限于原物及孳息,其他收益上繳國家。甲已經構成不當?shù)美,應返還原物及孳息,即應返還銀行多付的1萬元,同時還應返還1個月的利息,因為利息是原物的孽息,應同原物一同返還;而甲的經營所得3000元利潤,應由國家收繳,不必返還銀行。?
更多綜合基礎知識題關注:浙江公務員考試網(http://ww.zjgwyw.org/)。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