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5日時事新聞(國外)
1、為期兩天的第四十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8月5日在澳大利亞北部城市凱恩斯開幕。會議主要討論有關國際金融危機、應對氣候變化和斐濟局勢等問題。太平洋島國論壇是南太平洋國家政府間加強區域合作、協調對外政策的區域合作組織,其成員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等16個國家。論壇領導人會議一年一屆,在各成員國輪流舉行。
2、朝中社8月5日播發的新聞公報稱,克林頓在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會談時,對兩名美國女記者“非法進入朝鮮、進行敵視朝鮮的活動深表歉意”,并“鄭重地轉達了美國政府希望從人道主義出發,寬大處理和遣返她們的懇切要求”。公報說,金正日根據朝鮮憲法有關條款下達了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令,決定對這兩名美國女記者予以特赦。克林頓對此深表謝意。新聞公報表示,釋放這兩名美國女記者“體現了朝鮮的人道主義和愛好和平的政策”。不過,美國《華盛頓郵報》5日報道說,美國官員已經否認了克林頓在與金正日會見時曾做出道歉的說法。
3、8月5日上午,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伊朗伊斯蘭議會宣誓就任新一屆總統,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得到了立法機構的正式確認。內賈德第二任期內可能將面臨嚴峻考驗。由于選舉爭議余波未平,其他候選人穆薩維、卡魯比及其支持者表示要繼續抗爭,兩位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和哈塔米也都站到內賈德的對立面。同時,內賈德的一些做法也引起強硬保守派的不滿,一向支持內賈德的保守派力量也出現分化。在經濟發展問題上,內賈德政府一直受到一些非議。高物價、高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和腐敗問題使得民眾對政府的信心日益削弱。內賈德政府的經濟改革方案對經濟建設沒有產生重大影響,因而受到一些批評。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