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專題二:科學發展觀(六)
材料六:
繼全國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而廣東在全國最低的基礎上繼續下降、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而廣東迎來”環保拐點“之后,人們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自2003年以來,廣東的投資增幅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經濟增速卻高于全國。這表明廣東省投資效益在穩步提升,經濟增長的投資拉動特征逐步弱化,開始轉入以市場驅動為主的增長方式。
廣東省在經濟起飛階段,”高投入、高增長“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方式的特征非常明顯,但近幾年發生了根本轉變。今年上半年,與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省份比,廣東省投資規模僅為其一半,而經濟增速僅比該省低0.9個百分點。投資增速相對不高但經濟增速較快,靠什么?主要是靠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另兩駕馬車---消費和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
7月份,廣東省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更高達16.1%,困擾廣東乃至全國多年的內需不足的問題得到了明顯緩解。上半年,廣東省出口增長28.3%,比全國快3.1個百分點。由于消費和出口都是市場驅動型的,因此,廣東更多地依賴消費增長和出口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事實表明:廣東經濟的增長模式已經開始由投資增長拉動型向市場驅動為主轉變。這是廣東率先踐行科學發展觀取得豐碩成果的又一個力證。
在高投入高增長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方式逐步轉向市場驅動型的增長方式的同時,科技進步、創新等因素對廣東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也在漸次增強。有兩組數據為證:一組是今年廣東省發明專利申請量比去年同期劇增近一倍,占全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的1/6強。另一組是廣東省現有設備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占69.6%。
分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摒棄傳統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擺脫傳統的工業化模式,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創造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體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