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大投資怎樣不超支?學校增加生源不足如何解決?
“近期政府投資的重大項目非常多,有什么措施既能保證工程質量,又確保干部廉潔優秀?”“在已實施的政府重大投資項目中,有的超過工程預算很多,怎樣確保不隨意超支,提高概算的嚴肅性?”“東南片區學校增加了,但生源不足的問題隨之而來,政府打算怎么解決?”……
昨天下午,南湖區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八次會議,三位常委會委員將各自關心的問題擺上臺面,一一拋向區長和分管副區長。據悉,這也是南湖區人大常委會委員首次使用詢問權。
對于區人大常委會陳知群委員提出的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監管問題,區長董苗虎起身率先作出回應:“這幾年政府投資規模越來越大,份額也逐年增加,在項目工程中如何順利及時進行,干部又不倒下去,區政府一直非常重視。”
就如何保證項目質量、項目健康,董苗虎說,首先要規范決策程序,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南湖區已經明確,凡是千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須報人大審批。在此基礎上,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各職能部門各盡其責。
董苗虎還透露,接下來有可能實行項目代理制,將投資、建設、監督分開,聘請有誠信的中介機構來監管,請社會力量予以監督。目前20個老社區的改造已有居民代表參與監督。
“確實有不少項目超支較大。其中有前期工作不細導致中期調整多的原因,也有項目求大等因素。”董苗虎說,今后除了細化方案,減少隨意性,嚴格責任追究外,也請人大把好最后一關。陳知群委員對此回答也當場表態“滿意”。
近年來,南湖新區東南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斷增加,小學增加了4所,初中增加了2所,但生源不足的問題已經顯現。同時隨著名校的引入,不少教師尤其是農村的骨干教師不斷被吸引到這些學校,常委會委員楊志明擔心,這些問題與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相矛盾。
分管副區長陳天英回答詢問時表示,從統計看,小學一年級人數比初中一年級人數少,在校生本身有逐年減少現象,隨著市區到新區人口的轉移,生源減少現象將相對改善。陳天英也表示,對于學校布局,有的確實過于擁擠,將向市政府建議合理調整。另外在學區的劃分上,有的學區大、有的學區小,也需要更加合理劃分以便就近入學。
“出生人口減少是必然趨勢,將逐步推行小班化教育,讓教師隊伍發揮更大的作用。”她也表示,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引導,不片面追求名校,同時打造特色強校,以名校帶新校、名校帶弱校,擴大集團化辦學,滿足各方需求。
常委會委員馮金榮則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長效機制、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問題向副區長馬紀良展開了詢問。
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南湖區人大首用詢問權,既是人大對“一府兩院”的監督,也是相互交流溝通的法律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