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合作社帶動四成農戶闖市場
近年來,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省農業廳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12628家,成員60.3萬個,帶動非成員農戶370.4萬戶,占全省總農戶數的38.2%。新興發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加快轉變浙江省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持續增效、農民加快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各級順應農業規模化、合作化發展的要求,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興辦專業合作社,出臺了全國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大力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著力拓展合作領域,強化合作社功能,促進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種、養產業和社會化服務全覆蓋,運作更規范,重品牌建設的特點,涌現出了一批大社強社。2008年全省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規模專業合作社806家,其中500萬~1000萬元429家、1000萬~5000萬元327家、5000萬~1億元36家、1億元以上14家。
合作社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推進者,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依托本地特色產品或主導產業興辦,一頭聯市場、一頭聯農戶,有力推動了農業經營方式從分散、獨立的“家庭小生產”向有組織、有規模的“合作大生產”轉變,產業發展格局從“小而全、多而散”向“一村(鄉)一品、一品(業)一社”轉變,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
合作社成為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者,引領農業集約化投入。2008年合作社及其社員經營土地面積497.8萬畝,帶動非社員農戶土地經營面積383.9萬畝,合計占全省承包土地面積41.0%,有力推動了農業要素集約化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投入者、農業科技的普及推廣者和現代物質裝備的積極應用者,有效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合作社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實施者,引領提高農業發展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社員技術培訓、發布生產信息、幫助信貸擔保、統一農資供應、統一作業服務、統一產品銷售,有效提高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2008年,合作社培訓社員和農民145.6萬人次,統一組織購置農資達83億多元;68.8%的合作社實行了產加銷一體化的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服務,31.2%的合作社有所側重地開展了倉儲、運輸、作業、加工、信息等專項服務;37.1%的合作社協助農村金融機構,面向社員開展了貸款授信和信用擔保等服務。糧食、農機、植保等服務型合作社快速發展,分別達到了1592家、558家、554家,提供專業化的機耕、機插、排灌、施肥、打藥、機收、烘干及銷售等服務,為穩定糧食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合作社成為農業品質提升的組織者,引領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組織實施標準化生產,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健全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積極申領無公害、有機、綠色“三品”等各類認證,踴躍注冊商標、統一品牌,有效提升了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2008年,全省35.4%的合作社執行了農產品質量標準,30.0%合作社建立了質量安全追溯制度,27.8%合作社擁有注冊商標,21.9%合作社通過“三品”認證,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