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之平均數問題大全
甲班和乙班,在數學期終考試中,考一樣的題目,哪一個班考得好呢?
把每一個班所有人的得分加起來,然后除以這個班的人數,就得出這個班的平均分數.哪一個班平均分數高,就算哪一個班考得好.
籃球隊員的身材都很高,一個隊里還是有高有矮,哪個籃球隊身材更高呢?
把一個隊所有隊員的身高數加起來,再除以全隊人數,就算出這個隊的平均身高.通常,用平均身高來衡量一個球隊的身材高矮.
要衡量“若干個數”的大小,常用的辦法就是求它們的平均值.
求平均值有兩種方法,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說明.
例1 一學期中進行了五次數學測驗,小明的得分是
95,87,94,100,98.
那么他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解:方法1 把所有分數加起來,除以次數,即
。95+87+94+100+98)÷5=94.8.
方法2 先設一個基數,通常設其中最小的數,例如本題設87為基數,求其他數與87的差,再求這些差的平均值,最后加上基數,即
[(95-87)+(87-87)+(94-87)+(100-87)+(98-87)]÷5+87
=(8+0+7+13+11)÷5+87
=7.8+87
=94.8.
對若干個數求平均數,概括成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各個數的總和÷數的個數
方法2:基數+每一數與基數的差求和÷數的個數.
這兩種方法將形成兩種解題思路.
方法2的好處是使計算的數值減小,減少計算量,特別便于心算.當然,也可以設其他的數為基數.進入中學后,學了負數,我們還可以設中間的那個數作為基數.方法2啟示我們,求平均數就是把數之間的“差”扯平.
一、一些簡單的問題
求平均數可以產生許多數學題,這一節將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增加對“平均”這一概念的理解.
例2 小明4次語文測驗的平均成績是89分,第5次測驗得了97分,5次測驗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解:按照例1中的兩種思路,有兩種計算方法:先算出5次成績的總和,再求平均成績,就有
。89×4+97)÷5=90.6(分).
從算每一次“差”的平均入手,就有
89+(97-89)÷5=90.6(分).
很明顯,第二種方法計算簡易.
例3 小強4次語文測驗的平均成績是87分,5次語文測驗的平均成績是88.4分,問第5次測驗他得了多少分?
解:兩種思路,兩種計算方法:
從總分數(總成績)來考慮.
第5次成績=5次總成績-4次總成績
=88.4×5-87×4
=94(分).
從“差的平均”來考慮,平均成績要提高
88.4-87.
因此,第5次得分應是
87+(88.4-87)×5=94(分).
請大家想一想,例2與例3這兩個問題之間的關系.
例4 小明前幾次數學測驗的平均成績是84分,這一次要考100分,才能把平均成績提高到86分,問這一次是第幾次測驗?
解:平均每次要提高(86-84)分,這一次比原來的平均成績多了(100-84)分,平均分攤在每一次上,可以分攤多少次呢?
。100-84)÷(86-84)=8(次).
因此這一次測驗是第8次.
例5 寒假中,小明興致勃勃地讀《西游記》,第一天讀83頁,第二天讀74頁,第三天讀71頁,第四天讀64頁,第五天讀的頁數,比五天中平均讀的頁數還多3.2頁,問小明在第五天讀了多少頁?
解:前四天,每天平均讀的頁數是
(83+74+71+64)÷4=73(頁).
很明顯,第五天讀的頁數比73頁多,由此平均數就增加了.為了便于思考,畫出下面的示意圖:
圖上“73”后面的虛線,表示第五天后增加的平均數,現在要用3.2去補足這些增加的平均數值,3.2共要補足四份,每份是
3.5÷4=0.8.
由此就知道,第五天讀的頁數是
73+0.8+3.2=77(頁).
例6 甲、乙、丙三人,平均體重63千克.甲與乙的平均體重比丙的體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體重.
解:甲與乙的平均體重比丙的體重多3千克,也就是甲與乙的體重之和比兩個丙的體重多3×2=6(千克).已知甲比丙重2千克,就得出乙比丙多3×2-2=4(千克).
從方法2知道
丙的體重+差的平均=三人的平均體重.
因此,丙的體重=63-(3×2)÷3
=61(千克).
乙的體重=61+4=65(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