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四招”幫助企業引進海外人才
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急需通過轉型升級來有效破解發展障礙,而如何以較低的成本挖到高含金量的國外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就顯得尤為必要。據不完全統計,近期,寧波市至少有60多家企業有聘110 多個海外人才的計劃。在該市人事部門的積極幫助下,目前該市企業在高性價比引進海外人才方面已取得積極進展。
一、通過抄底招聘,直接引進海外人才。當前,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的影響加深,發達國家的汽車配件、精密模具等行業進一步萎縮,富有經驗的工程師、管理人才失業率提高,為寧波市此類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人才積聚機遇。尤其是當前,海外人才的薪酬期望標準相對較低,中小企業去海外可以“淘”到“性價比”較高的人才。寧波如意股份公司于2008 年10 月建立中外合資的研發中心,并花重金聘請韓國和西班牙的4 名技術人才。其中1名來自西班牙,在機械公司從業數十年富有經驗的工程師,幫助該公司解決一種防爆叉車關鍵技術難題,使公司走出技術困局。目前,該產品已成功通過國家檢測。該市引進的“洋人才”, 多數來自德國、美國、日本等制造業發達的國家,一般都有國際知名制造企業的工作經歷,引進后在較短時間內就成為企業的技術領軍人物,為企業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關鍵作用。
二、通過收購企業,曲線引進海外人才。當前,國外不少科技型企業因金融危機而陷入困境,但此類企業人才的技術研發水平并沒有因此降低。寧波市企業以此為契機,以較低的價格收購海外研發型企業或海外企業中的技術研發中心,進而獲得其高端技術人才,實現曲線求才,提升自身競爭力。如今年寧波中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花9億日元低價(約合人民幣6400多萬元)收購以研發見長的日本馬谷光學株式會社。完成收購后,3一5年內將使寧波中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成為一流的光學制品企業。目前,該市實力型企業收購境外研發型企業的現象正逐步增多。得力集團、海天集團、建新趙氏集團、寧波寶德輪業、新海電氣等一批企業都通過引進海外人才取得了積極成效。據悉,2008年以來,寧波市類似的境外研發中心收購案已有10多起,主要涉及塑機、汽車配件、文具、光學儀器等制造行業。
三、通過合作項目,柔性引進海外人才。人才的柔性引進既不受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制約,又能節約食宿等生活費用。該市民營企業越來越重視海外科技人才的柔性引進,探索海外科技人才的柔性引進辦法。主要有四大類形式,一是委托代辦,企業委托海外科研機構開發新產品,攻克技術難題。二是業余兼職,企業聘請海外科技人員擔任技術顧問。三是筑巢引鳳,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究機構,吸納海外科技人員進行技術開發。四是借雞生蛋,企業借助海外科研單位的設備和技術力量,簽訂合作協議,開發新產品,攻克技術難題。如寧波豐茂遠東橡膠有限公司聘請德國專家開展技術攻關,并與清華大學建立緊密型技術協作關系,研發的無芯膠管生產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目前,憑借該技術,豐茂公司每月生產的膠管約150萬米長,年銷售額近億元,生產能力和利潤率均大幅提升。
四、通過銀發工程,靈活引進海外人才。該市一些企業還通過銀發工程,引進海外工程師,即引進有經驗、年紀偏大、甚至已退休的海外工程師,以此提升基礎產業的工藝技術水平。目前,寧波市企業對這種銀發海外工程師有很大的需求,近期對企業國外人才需求情況的統計分析顯示,其中要求年齡在45歲以上的占到23.4%。據了解,近年來,該市企業每年從德國等發達國家引進10余個銀發專家,如寧波圣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引進德國銀發工程師后,企業工藝技術水平大幅提升,也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