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請先揭掉“編制”這頂帽子
花錢買編制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君不見,有多少人為了一個“編制”耗盡錢財,也傷透了腦筋。似乎有了“編制”,就會渾身上下變了模樣,原本看起來暗淡無光的衣著立刻光鮮耀眼起來。走起路也會不自覺的挺胸抬頭,大有藐視一切之感。蓋不因為其他,乃是從此后加入了“編制”的隊伍也。
所謂物以稀為貴,正因為“編制”的難得,所以世上才有諸多圍繞著“編制”而發生的故事。不過,將“買”美其名曰為“捐款”者,倒是第一次聽說。或許在某些文化人看來,大家既然都是“知識分子”,赤裸裸的“買”聽起來過于庸俗,也容易惹人注意,將“買”換成“捐款”不僅顯得溫和且動聽了許多。而實質上,將“買”變成“捐款”,無非是掩人耳目和自欺欺人的把戲罷了。
好不容易爭取來一個飯碗,大家原本可以靜下心去工作了,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比如有編制和沒編制,區別就很大。沒編制的,哪怕你干了幾十年,你也是后娘生的,只能算是“臨時工”;有編制的,哪怕你只干了一天的活,你也是嫡出,永遠都是爹娘的心肝寶貝。當然名份不同,待遇自然不同。賈寶玉可以爬到賈母懷里撒嬌,可以出手闊綽擺公子架子;賈環就只能整日里灰頭灰臉的低頭做人,像個可憐蟲般的被人遺忘乃至視而不見。
因此,當要求大家“捐款”并許諾給予“編制”時,沒有誰會不動心。想一想,賈環何嘗不夢寐著有朝一日能過上賈寶玉的生活?不但被人寵被人敬,花錢不用數,便是身邊的丫鬟也是多到認不清。即使窮得揭不開鍋,即使砸鍋賣鐵,也都“心甘情愿”的要去“捐款”了。因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捐了款,有了編制,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工作,就不會被人歧視,動不動就讓你卷鋪蓋走人了。
可花錢買名份,總讓人感覺有些不是滋味。大家干的是同樣的活,為何就有如此大的差別呢?據悉,目前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資支付相關法規,“同工同酬”將首次作為立法內容。“同工同酬”喊了很多年,終于見到了一絲曙光。而河北威縣教育部門的行為,恰恰是違反了“同工同酬”的精神,也真實的反映出若想真正的實現“同工同酬”,就必須要清理掉一些人為的“障礙”,比如“編制”等。如果“編制”還存在,所謂的“同工同酬”就只能淪為一紙空談,類似河北威縣教育部門的“捐款”事件,也還會繼續明目張膽地發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