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積極探索領導干部道德評價新機制
三年前,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課題——“領導干部道德評價體系”在我市江北區通過專家鑒定。這一黨建課題一出臺,就引發各級的廣泛關注,并被市委組織部評為當年的創新獎。近日,這把被稱之為裁量領導干部道德的“尺子”,再度引起各方關注。省委組織部明確指示,要繼續完善這一評價體系,推進干部道德評價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無數的案例說明,領導干部腐化墮落,往往先從德行敗壞開始。“對領導干部道德評價很必要,但很難做。”江北區委書記俞雷坦言,目前,對排在首位的“道德”評估的現有辦法,大多為非量化指標,客觀性不強,鑒別度不夠,評價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難以發揮導向作用。
如何深入細致地了解一個干部在家庭、社區等各個道德層面的現實表現?能否制作一把可以量化的“尺子”,精確地度量干部,為組織部門用人提供依據?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摸索后,2006年,江北區委組織部正式會同同濟大學組成聯合課題組,歷時大半年,攜手創建了“領導干部道德評價體系”。
在江北區委組織部,記者看到了這把“尺子”——包括四套量表問卷、三級指標體系、一套數據處理方法和計算機應用軟件。這套體系包括30道測評題目,涉及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
隨意選取兩份面向評價者單位和社區的調查問卷。測評題上至“面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決議時的言行與態度”,下到“與父母、配偶的關系”,連“環保意識”、“消費態度”、“子女教育”等等,也被列入其中。一直被認為難以量化的個體道德素質,在這里被分解為3個層級,包括4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和33個三級指標。
在江北區2006年底和2007年4月的干部調整中,被列入考察的區管干部除了常規的述職述廉外,增設了一項考核內容——接受來自單位、社區和本人的道德評價問卷調查。據江北區委組織部負責同志介紹,在這次換屆中,80多位區管干部是經過這門“道德必修課”的考核關后,才被提拔任用的。
作為被評價的領導干部,江北區一位干部在接受采訪時說,明顯感到在道德素養方面有具體的要求和約束了,這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促使領導干部在8小時內外都要注重自身的修養。
“寧波較早開展道德評價體系開發,體現了超前的思維,把抽象籠統的道德評價,上升為規范化的科學評價體系,為落實“以德為先”的要求找到了評價依據。”參與課題的同濟大學教授彭正龍說。近日,他專程趕到我市商量細化指標等問題。他表示,在當前形勢下,課題在對不同層次干部指標的設置、數據采集的經常化和數據統計的簡便化,以及應用對象的擴大化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破解。這一挑戰性工作,極具科研和實踐價值。
相關文章
無數的案例說明,領導干部腐化墮落,往往先從德行敗壞開始。“對領導干部道德評價很必要,但很難做。”江北區委書記俞雷坦言,目前,對排在首位的“道德”評估的現有辦法,大多為非量化指標,客觀性不強,鑒別度不夠,評價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難以發揮導向作用。
如何深入細致地了解一個干部在家庭、社區等各個道德層面的現實表現?能否制作一把可以量化的“尺子”,精確地度量干部,為組織部門用人提供依據?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摸索后,2006年,江北區委組織部正式會同同濟大學組成聯合課題組,歷時大半年,攜手創建了“領導干部道德評價體系”。
在江北區委組織部,記者看到了這把“尺子”——包括四套量表問卷、三級指標體系、一套數據處理方法和計算機應用軟件。這套體系包括30道測評題目,涉及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
隨意選取兩份面向評價者單位和社區的調查問卷。測評題上至“面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決議時的言行與態度”,下到“與父母、配偶的關系”,連“環保意識”、“消費態度”、“子女教育”等等,也被列入其中。一直被認為難以量化的個體道德素質,在這里被分解為3個層級,包括4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和33個三級指標。
在江北區2006年底和2007年4月的干部調整中,被列入考察的區管干部除了常規的述職述廉外,增設了一項考核內容——接受來自單位、社區和本人的道德評價問卷調查。據江北區委組織部負責同志介紹,在這次換屆中,80多位區管干部是經過這門“道德必修課”的考核關后,才被提拔任用的。
作為被評價的領導干部,江北區一位干部在接受采訪時說,明顯感到在道德素養方面有具體的要求和約束了,這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促使領導干部在8小時內外都要注重自身的修養。
“寧波較早開展道德評價體系開發,體現了超前的思維,把抽象籠統的道德評價,上升為規范化的科學評價體系,為落實“以德為先”的要求找到了評價依據。”參與課題的同濟大學教授彭正龍說。近日,他專程趕到我市商量細化指標等問題。他表示,在當前形勢下,課題在對不同層次干部指標的設置、數據采集的經常化和數據統計的簡便化,以及應用對象的擴大化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破解。這一挑戰性工作,極具科研和實踐價值。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