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率先實現農村計生獎扶與社會養老保障接軌
用60周歲才可領取的計劃生育獎扶金,提前15年來抵繳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費,實現了計生、保險的雙贏。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實行了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參加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在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和解決計劃生育家庭的養老問題上率先走出了一步。在昨天召開的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相關惠民政策座談會上,我市的這套做法引起了全省其他地級市的關注。
杭州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自從實施以來,群眾的參保熱情和參保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群眾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認識還不高;而且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來參保,對部分群眾確實有不小的壓力。市人口和計生委大膽提出設想,用60周歲才可領取的計生獎扶金,提前15年來抵繳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費,并即期投入。
我市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參加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具體補貼辦法:補貼對象是市區農業戶籍,年滿45周歲的獨生子女父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元,分為12個月,按照參保人員實際參保月數按月補貼到位,最高補貼年限為15年。享受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補貼的參保人員,其個人繳費比例不低于繳費基數的5%。補貼方式是政府補貼直接抵繳個人當期繳費,抵繳后有余額的,余額計入其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享受養老保險補貼的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后不再享受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
“該項政策采取直接現金補貼的辦法,讓農村獨生子女家庭真正得到了實惠,促使基層群眾生育觀念的轉變,減輕群眾的繳費壓力,激發了群眾的參保熱情。”市人口和計生委黨組書記蔣建安在介紹經驗時說,該項政策實施以來,僅西湖區在1個月內《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領證量就突破1000本。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享受該項政策的人數達12899人,政府補貼資金近1300萬元。
相關文章
杭州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自從實施以來,群眾的參保熱情和參保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群眾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認識還不高;而且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來參保,對部分群眾確實有不小的壓力。市人口和計生委大膽提出設想,用60周歲才可領取的計生獎扶金,提前15年來抵繳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費,并即期投入。
我市農村獨生子女父母參加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具體補貼辦法:補貼對象是市區農業戶籍,年滿45周歲的獨生子女父母。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元,分為12個月,按照參保人員實際參保月數按月補貼到位,最高補貼年限為15年。享受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補貼的參保人員,其個人繳費比例不低于繳費基數的5%。補貼方式是政府補貼直接抵繳個人當期繳費,抵繳后有余額的,余額計入其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享受養老保險補貼的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后不再享受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
“該項政策采取直接現金補貼的辦法,讓農村獨生子女家庭真正得到了實惠,促使基層群眾生育觀念的轉變,減輕群眾的繳費壓力,激發了群眾的參保熱情。”市人口和計生委黨組書記蔣建安在介紹經驗時說,該項政策實施以來,僅西湖區在1個月內《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領證量就突破1000本。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享受該項政策的人數達12899人,政府補貼資金近1300萬元。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