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須抓緊,盡量少擾民
看似輕巧的“僵持”兩字,實為市政工程的“非正常”拖延,既給市民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作為縱深串聯禪、桂兩地的城市交通大動脈,文華北路數月前已經全線竣工通車,但疊北村路口一直因市政施工而使用鐵皮封住,妨礙車輛正常通行,成了大動脈上的一顆“堵瘤”。令市民不解的是,前段時間,該處工地停止施工長達一個月之久。
從記者實地調查和有關單位的回應來看,文華北路被鐵皮封住的疊北村路口確是在進行南海區的截污工程施工,只因地下兩根自來水管線遲遲沒有遷移,“導致工程受阻,才一直僵持著。”筆者以為,應該曉明的是,無論是緣于施工方的疏忽,還是由于自來水管線遷移方面的怠慢,都不能回避一個現實問題:看似輕巧的“僵持”兩字,實為市政工程的“非正常”拖延,既給市民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試想,投資巨大的文華北路的全線貫通,既是城市發展之所需,也是佛山市民之所盼,如果疊北村路口的截污工程進展如期,那“堵瘤”能夠早切除一個月,文華北路勢必就能多發揮幾分經濟、社會效益。而現時相反的情況是,市政工程拖延導致此“堵瘤”“非正常”地長期存在,不僅使得上下班高峰期堵車嚴重的病征延長,還因為車輛通行秩序混亂生成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實際上,僅以筆者一人所見所聞,如同文華北路疊北村路口的“堵瘤”一般,為市民詬病的佛山市政工程“非正常”拖延現象不勝枚舉。佛山大道瀾石大橋之前就因整修暫時拆除了路燈,但整修完成后,照明設施改造工程遲遲未能開工,以致交通繁忙的大橋“瞎”了大半年,引發諸多安全問題;東平新城一處小小的公交站亭,挖完地基已有一年多時間,鋼材等建筑材料也躺在地上數月,卻從無繼續施工跡象,市民候車只好腳踩泥濘、頭頂風雨……
與國內很多地方一樣,佛山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階段,修地鐵、公路,蓋高樓大廈,鋪水管、電纜,各種各樣的市政工程項目層出不窮,處處可見綠色網布遮住、藍色鐵皮圈住、白色磚墻圍住的施工場地。這些市政工程施工場地往往位于城市中心,難免會影響市民工作、生活,甚至讓附近商家蒙受短期的經濟損失。對此,相信絕大多數市民也能夠抱以理解的態度。但大家一定都希望政府部門積極督促,施工單位抓緊施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縮短工期,特別是不因協調不力、溝通不暢、責任心不強、考核不落實、問責不到位等非客觀因素造成工程延誤。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把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點,讓支持城市建設的城市的主人——市民滿意。
市民投訴了,媒體到訪了,那文華北路疊北村路口的施工方終于表示公司近期正考慮先用水泥填坑恢復路面,拆掉鐵皮供車輛通行,然后與相關部門協調好,再繼續施工,“預計個把星期內,可以完成,屆時車輛可順暢通行。”看吧,切除疊北村路口的“堵瘤”,以及市政工程施工給這個城市帶來的N多個“瘤”,原來并不是那么難,并不需要那么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