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聯合委員會
昨天,秀洲區高照街道正式下發了關于建立高橋社區“1+8”黨建聯合委員會的文件,這標志著秀洲區探索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新模式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這也是秀洲在全市率先推進城鄉一體新社區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有益嘗試。
隨著城鄉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社會結構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城鄉一體新社區黨組織對黨員“看得見管不著”。同時,實施“兩分兩換”、推進“兩新工程”后,原有的黨員分散狀態將普遍存在,黨員隊伍的流動性導致組織關系所在地黨組織對黨員“管得著看不見”。此外,黨員主體意識的缺乏性導致黨員在城鄉一體新社區“有身份亮不出”。
如何探索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新模式?秀洲區結合“兩分兩換”和“兩新工程”建設,在高照街道高橋社區先行試點,初步探索了“城市與農村相結合,村與社區相結合,實行居住地和組織關系所在地雙重管理、雙向發揮作用”的運作模式。據了解,高橋社區是目前秀洲區最大的城鄉一體新社區,集聚了新塍鎮的火炬村、陡門村、大通村、富園村及高照街道的高家橋村、蔭家橋村、新義村、陶涇村等8個村的全部或部分村民,共有4000多人,其中社區居住地黨員有105名,組織關系分別在新塍鎮、高照街道部分村及企事業單位。
高照街道黨委組織委員徐海新告訴記者,針對高橋社區黨組織的實際,街道及時調整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由鎮、街道、村、社區四方共同參與,成立“高橋社區+8個村”黨建聯合委員會,社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兼任秘書長,把1個社區17名“在冊黨員”和8個村(包括企事業單位組織)的105名“居住地黨員”實施聯合教育、培養、服務,通報交流各成員單位黨建工作,對社區重大事項進行協商,協調社區黨員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等,以充分發揮“居住地黨員”在社區的作用,切實加強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
高橋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涌為此欣喜的同時又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昨天,他為將開展的黨員活動忙得團團轉,“我們正抓緊建設社區黨員服務中心,擴大黨員服務平臺,將105名‘居住地黨員’納入服務對象。”據介紹,該社區將采取貼告知書、陽光公示等方式,使黨員亮明身份,強化責任。
同時,還將根據黨員的特長愛好、年齡結構、行業特點劃分退休黨員活動組、企業黨員活動組、年輕大學生黨員活動組、黨員志愿者服務組等活動小組。
高橋社區嘗試的黨建模式,最大限度實現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大事共抓、文明共建,同時激發了黨員的工作熱情,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家住高橋社區的新義村黨員施群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后在社區里開展黨員活動更方便了,組織生活也會更豐富。”高橋社區“在冊黨員”孫麗萍說,今后黨員交流學習的機會更多了,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
秀洲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說,加強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旨在鞏固基層黨組織在農村新社區的領導核心地位,也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接下來,秀洲區將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深化和完善,根據城鄉一體新社區不同類型,創新“一村一社區”、“多村一社區”、“鎮區社區”等組織設置模式,并根據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員的特點和居民需求,不斷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水平,搭建聯系服務平臺,落實各項保障機制。
隨著城鄉一體化步伐的不斷加快,農村社會結構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城鄉一體新社區黨組織對黨員“看得見管不著”。同時,實施“兩分兩換”、推進“兩新工程”后,原有的黨員分散狀態將普遍存在,黨員隊伍的流動性導致組織關系所在地黨組織對黨員“管得著看不見”。此外,黨員主體意識的缺乏性導致黨員在城鄉一體新社區“有身份亮不出”。
如何探索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新模式?秀洲區結合“兩分兩換”和“兩新工程”建設,在高照街道高橋社區先行試點,初步探索了“城市與農村相結合,村與社區相結合,實行居住地和組織關系所在地雙重管理、雙向發揮作用”的運作模式。據了解,高橋社區是目前秀洲區最大的城鄉一體新社區,集聚了新塍鎮的火炬村、陡門村、大通村、富園村及高照街道的高家橋村、蔭家橋村、新義村、陶涇村等8個村的全部或部分村民,共有4000多人,其中社區居住地黨員有105名,組織關系分別在新塍鎮、高照街道部分村及企事業單位。
高照街道黨委組織委員徐海新告訴記者,針對高橋社區黨組織的實際,街道及時調整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由鎮、街道、村、社區四方共同參與,成立“高橋社區+8個村”黨建聯合委員會,社區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兼任秘書長,把1個社區17名“在冊黨員”和8個村(包括企事業單位組織)的105名“居住地黨員”實施聯合教育、培養、服務,通報交流各成員單位黨建工作,對社區重大事項進行協商,協調社區黨員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等,以充分發揮“居住地黨員”在社區的作用,切實加強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
高橋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涌為此欣喜的同時又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昨天,他為將開展的黨員活動忙得團團轉,“我們正抓緊建設社區黨員服務中心,擴大黨員服務平臺,將105名‘居住地黨員’納入服務對象。”據介紹,該社區將采取貼告知書、陽光公示等方式,使黨員亮明身份,強化責任。
同時,還將根據黨員的特長愛好、年齡結構、行業特點劃分退休黨員活動組、企業黨員活動組、年輕大學生黨員活動組、黨員志愿者服務組等活動小組。
高橋社區嘗試的黨建模式,最大限度實現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大事共抓、文明共建,同時激發了黨員的工作熱情,增強了黨組織凝聚力。家住高橋社區的新義村黨員施群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后在社區里開展黨員活動更方便了,組織生活也會更豐富。”高橋社區“在冊黨員”孫麗萍說,今后黨員交流學習的機會更多了,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
秀洲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說,加強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建工作,旨在鞏固基層黨組織在農村新社區的領導核心地位,也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接下來,秀洲區將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深化和完善,根據城鄉一體新社區不同類型,創新“一村一社區”、“多村一社區”、“鎮區社區”等組織設置模式,并根據城鄉一體新社區黨員的特點和居民需求,不斷提升黨員教育管理水平,搭建聯系服務平臺,落實各項保障機制。
點擊分享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