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創建充分就業村300多個村莊達到95%就業率
嘉興在全省率先開展“充分就業村”創建流動,通過成立村級就業指導站、完善就業信息網絡等措施,讓農夫的就業意向與單位的用工需求無縫對接,力保農夫能輕松、快捷地找到合適的工作。
今年五十出頭的平湖市虎嘯村農夫李留珍想到四周服裝廠打工,因為春秋偏大一直沒找到工作。村就業指導站成立后,工作職員積極和周邊企業聯系,摸排出適合她的工作。如今已在一家制衣公司上班的李留珍感謝打動地說:“要不是村里幫忙,哪這么輕易就找到工作?”
“創建‘充分就業村’是統籌城鄉就業的抓手,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嘉興市有關領導說。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初嘉興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占8%。為此,嘉興適時開展了“充分就業村”創建流動,并把該項工作列入對各級政府的年終考核重要指標,對達標村給予一定獎勵,以促進流動有效開展。
據了解,“充分就業村”的創建尺度有20項,其中包括創建村充分就業率在90%以上,低保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農村勞動力從事第一工業比例不亂在16%以下,被征地農夫就業率85%以上等。
為解決農夫找工作信息分歧錯誤稱的題目,嘉興市積極完善就業信息網絡,很多村的就業指導站與鎮、縣(市、區)人力資源信息庫聯網,全市招工情況清清晰楚。另一方面,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每個村有多少人沒工作、就業意向如何等一目了然,且按月更新。在南湖區民豐村就業指導站,記者點擊了全區聯網的勞動就業治理信息系統,發現76家單位正在招聘1006個崗位。賦閑在家的村民朱勤華想做保安,就業協理員在電腦上一檢索,區里3家單位正在招保安。最后,朱勤華選擇到離家較近的東方特鋼廠上班。
進步農夫勞動技能是創建“充分就業村”的樞紐。在秀洲區建林村,100多位村民經由培訓后“洗腳上岸”,到村里引進的兩家從事休閑觀光的企業打工,成了名副實在的工業工人。像建林村一樣,嘉興各地結合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根據農夫需求分期分批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培訓,今年已培訓農夫2萬多人次,進步了他們的就業能力。
通過創建“充分就業村”,嘉興市已有327個村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農村從事第一工業的比例從2008年初的22%下降到14.2%。預計到今年底,該市5個縣(市)25%的村、市本級35%以上的村將達到“充分就業村”創建尺度。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