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每日分析(69)
67.預謀故意,是指行為人產生犯罪故意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才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態度。
下列不屬于預謀故意的是( )。
A.某甲與其妻關系不合,趁其熟睡之時將其勒死,然后毀尸滅跡
B.某人為了爭奪權位,處心積慮地設計一個圈套,將自己竊取公司情報的罪行栽在同事身上,將其排擠出公司
C.某會計“故意”忘了鎖門,以至于財務室被竊,他卻分得了不少錢
D.一刑滿釋放的青年在夜路上發現一年輕女子,遂起不良之心,將其強奸
68.公共政策的法治環境,是指制定與實施具體的公共政策時,可能遇到的一國或一個地區的總的法治狀態,它是一國或一個地區法律體系、法律機構、執法狀況與社會治安的總和 。
下列不屬于公共政策法治環境的一項是( )。
A.一國或一地區法律體系
B.一國立法機構與立法程序
C.司法機構與司法獨立制度
D.一國或一地區整體的工業發展規劃
參考答案:
67.D 【解析】預謀故意成立的重要條件是:行為人產生犯罪故意之后,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才實施犯罪行為。選項D中的青年在夜路上發現一年輕女子,遂起不良之心將其強奸,在產生犯罪故意到實施犯罪行為的中間并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因此與預謀故意定義不符合。
68.D 【解析】國家的工業發展規劃與公共政策法治環境沒有直接的聯系,故選D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