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兩家浙企交白卷
浙江不少中標“家電下鄉”的中小型家電企業,最近的日子比較難過。
商務部最近通報了家電下鄉進展情況。令人意外的是,報告披露有14家企業交了“白卷”——登記銷售量為零,寧波正中電器有限公司和浙江雙鹿空調制造有限公司均在此列。還有17家只賣出了個位數量的家電,其中也有2家來自浙江。
根據商務部的新規,明年起對這些中標企業將實行“末位淘汰制”,銷量排名靠后的中標企業將出局。
中標企業不少,
銷售卻很少
好不容易聯系上了寧波正中電器有限公司的老板,對方在沉默片刻后,矢口否認,并匆匆掛斷電話。
聯系上登記銷量只有15臺的寧波市萬愛電器有限公司,一提到商務部的報告時,老板岑先生就顯得有些激動,一再強調:“‘家電下鄉’對我們來說不是機遇,而是打擊!”
慈溪市另一家銷量只有幾十臺的企業解釋說,此次商務部公布的銷售數量和金額并不準確,很多產品沒有被收錄到信息登記系統內。但知情人告訴記者,因為統計銜接上的問題,很多企業的實際銷量確實要高于商務部的報告,但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也有日子過得不錯的。同樣在慈溪,“晨陽”、“金帥”等幾家中標企業的銷量盡管比不上海爾、美菱等大品牌,但銷售額也達到了千萬元。不過這樣的企業只是鳳毛麟角,在商務部公布的中標企業中慈溪企業有30多家,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銷量和金額排名卻總體靠后。
定價銷售和維修
網絡不如人
農村消費者不買賬,問題出在哪里?
首先是定價機制不靈活。臨安市於潛鎮建國家電賣場總經理呂建國告訴記者,農民購買家電,除了價格以外,也日益重視品牌效應,如果失去了靈活的定價權,小品牌根本無法與大品牌抗衡,因為價格優勢目前還是多數浙江家電企業最大的優勢。
而根據商務部規定,“家電下鄉”產品一旦定價后,將無法更改,在更新換代迅速的家電行業,這一定價機制顯然有些僵硬。例如“正中”當初中標的一款中檔洗衣機售價為1880元,和現在市場上的海爾、小天鵝等同類產品差不多,實際上,記者在網絡商城發現,“正中”自己的類似的產品現在也只賣1800元左右。
那中標企業為什么當初不充分考慮市場的后續變化,報一個更低一些也更為合理的價格呢?專家分析說:中標企業的困境,其實也是整個浙江家電企業的困境;長期以來,浙江家電產業缺乏大品牌、缺乏核心技術的情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觀,不少企業一直從事貼牌、代工生意,對零售市場缺乏了解,一旦真的面對消費者時,市場把握能力不足、定價能力低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
不少“家電下鄉”企業的銷售渠道、維修網絡上存在軟肋,也是消費者不敢買的一個重要原因,慈溪市經發局家電辦的相關負責人楊偉分析道。
據悉,在獲得“家電下鄉”資格后,企業還需要到各省(區、市)再次投標銷售渠道。由于沿海城市的市場多被一線品牌把持,慈溪大多數企業都把目光放在了“人生地不熟”的西部地區,這在短期內無疑是一項過于浩大的工程。
此外,按照相關規定,投標企業的維修服務能力須覆蓋所投標省(區、市)所有鄉鎮,維修服務網點的覆蓋率不得低于90%(新疆、青海、西藏覆蓋率不得低于50%),而中標企業大多數無力達到這一高要求。
醞釀抱團破困局
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抱團競爭,是眾多中標企業正在醞釀的破局之法。
“小家電之都”慈溪市,正醞釀成立“家電下鄉企業聯合會”,將中標企業團結起來,共同建立原料采購渠道、銷售渠道和維修服務渠道,以降低各環節成本。目前,這一計劃已經上報。楊偉表示,“開源”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只能更注重“節流”,企業才能有生存的機會。
為解決渠道不足的問題,也有企業將維修外包給銷售地的維修企業,讓農民就近得到維修服務。寧波金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雪程介紹,這樣至少可節省三分之一的成本,人力、房租都省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