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認真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
“兩嚴格”。一是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全省會議以后,該市迅速組織傳達,當真研究貫徹意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匯報并作重要批示,提出詳細要求,市政府常務會議及時審議通過市本級實施辦法,各相關部分相應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和工作時間表。在方案制定過程中,做到同一思惟熟悉,同一政策劃定,同一宣傳口徑,嚴格執行國務院和省里對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各項決定。
二是嚴格執行《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在實施績效工資工作中,該市按照教師均勻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均勻工資水平的劃定,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做到嚴格按績效工資實施的范圍、對象、時間和績效工資總量的要求,切實依據法律法規落實和保障義務教育教師的收入待遇。各地在職職員的人均增資水平最高為甌海區34393元,最低為蒼南縣4727元。
“三扎實”。 一是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差距底數。底子清、情況明,是實施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工作的重要條件。上半年,市人事部分首先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針對改革開放以來機關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軌制三次大的改革后,泛起的分配機制逐顯多樣化、收入結構由剛到柔、收入水平普遍進步的“三大變化”,以及在收入待趕上存在的地區之間、機關之間、事業單位之間,機關事業與企業之間、離退休職員與在職職員之間、單位內部領導與職工之間的“五個不平衡”,進行當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對策。下半年,全省會議以后,市人事、教育、財政部分又專題就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范圍、對象、收入水平,離退休職員等相關數據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調查內容不僅包括了教師基本工資收入、學校各類改革性補貼、特崗補助、地方補助補貼等收入項目,還涵蓋了發放尺度、發放對象、資金來源等各項數據和情況。通過兩次專題調研,基本搞清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與當地公務員收入待遇的差距情況,為順利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提供了科學決議計劃依據。
二是扎實開展溝通論證,優選實施辦法。第一,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在實施方案形成過程中,先后多次召開學校校長、中層干部、人事干部、教師代表等多個層面職員參加的座談會,反復廣泛聽取基層意見和建議。第二,模擬實測。根據職員和學校種別、職員崗位和資歷、績效考核要乞降地區糊口指數等,選擇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校進行多次模擬實測,對調研中反饋到的一些特別題目,如一線教師、班主任、中層干部的績效工資水平、系數確定,校長績效工資與原來補助補貼待遇的比較等,反反復復進行測算和權衡,在此基礎上形成基本方案。第三,積極爭取省廳指導,學習鑒戒外埠做法。基本方案形成后,由人事、財政、教育三家單位向省人力社保廳作了專題匯報,聽取省廳的指導意見。這幾個部分還與省內兄弟地市積極保持聯系,溝通訊息,吸取外埠市的做法和經驗,及時修改、充實和完善方案,確保整個實施辦法制定做到科學、公道,符合溫州實際。在方案形成過程中,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專題匯報,介入修改、完善實施辦法,并拍板決定重大題目,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第四,嚴格審定批復。在做好市本級實施辦法的同時,要求各縣(市、區)實施辦法必需按國務院和省政府的原則劃定制定,凡不符合當地公務員與教師收入水平實際,不經由當地黨委、政府審定同意,不明確待遇兌現措施的,市人事部分一律不予批復。審核中,根據績效工資總量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核定的原則和各縣(市、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財力情況,確定了不同的人均增資水平。
三是扎實開展指導督促,抓好工作落實。第一,動員部署,全面推開。在實施辦法出臺后,市人事、財政、教育部分聯合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專題工作會議,當真傳達學習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會議精神,明確任務和時限要求,明確政策,明確工作紀律。同時通過以會代訓,解讀市本級實施辦法,同一政策口徑,確保工作落到實處。第二,明確責任分工,同步展開。人事部分負責政策宣傳和解讀,以及各級詳細方案審定把關;教育部分負責各級各類學校詳細組織實施和指導,以及關注輿情,做好思惟不亂工作;財政部分負責經費保障到位。第三,建立督導機制。人事、教育部分建立了周報軌制,實行一周一報、一周兩報,按照部分職責要求,一級抓一級。同時通過與當地黨政主要領導直接電話溝通等方式督辦。目前市本級在職職員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玄月初納入工資統發,離休職員嚴格按照中紀委的劃定執行,退休教師按退休公務員的平等待遇發放糊口補貼,省督查組來溫調研時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大多數縣(市、區)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實施到位,部門地方實行預發;獎勵性績效工資實施辦法各地在教育部分的指導下,也正在抓緊制定考核獎勵實施辦法,在通過教代會同意后實施。
“一滿足”。泛博教師和離退休職員衷心擁護中心實行的好政策,對地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以為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把中心的精神這么快落到實處極不輕易,感到十分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