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若"玩風"盛,則政風衰
工人上工時間做工,學生學習時間學習,公職人員辦公時間辦公務,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可卻卻就在文化知識、素質修養都高于普通群眾的公務員隊伍中,不少人連這起碼的一點都做不到,而且此類現象比較普遍,屢見曝光。如此反常的怪現象,原因何在?何日才能休止?
明知故犯,自律“失常”,應是首當其沖的主觀因素。各項規章、制度、“禁令”寫在紙上,掛在墻上,雖然每天可見,甚至還能背出個一二三來,可就是熟視無睹,置若罔聞。久而久之,形成了上班時間把玩放在第一位的慣性。公務,等我玩性過了再辦;來辦事者,等我玩結束了再說。如此,不能不歸咎于自我素質建設松馳,組織紀律觀念渙散,在這種思想習慣意識的驅使下,必然滋長衙門至上的“鐵飯碗”工作作風。
人浮于事,編制“失恒”,是“玩風”不止的助推劑。在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以至一個科室,若工作多、任務重,需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轉才能完成,所屬公務員連公務都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去玩,又怎么分得開身去玩?可見,“玩風”盛行之處,無疑是人多事少,至少是不能緩辦的事不多,才會“閑則生非”。既然這樣,何不因事設崗,合理定員定編?
放任自流,管理“失控”,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從報道看,溫州多個部門單位“玩風”不衰,所在單位領導卻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都要等到紀檢監察檢查組來察訪糾正。這雖然反應了領導者管理的失職,但更折射出干部考評機制的弊端。正如溫州某單位領導所說,“現在一些機關單位干部難管理,管的話自己容易陷于孤立局面”。如果被孤立的話,那么,進行領導干部考評、評優甚至提拔等需要群眾投票測評時,誰還投贊成票?與其吃力不討好,做孤家寡人,還不如做個老好人!
“玩風”盛,必然黨風失,政風衰,社會風氣差。僅靠明察暗訪之類的“他律”,很難徹底遏止辦公時間不“辦公”現象,必須借助此次普遍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將強化宣傳教育,嚴明工作紀律;科學編制“三定”方案,實行競爭上崗;改善領導干部考評機制等,提上議事日程。這樣,既可以讓辦公時間勤廉“辦公”者登位,又可以讓辦公時間不“辦公”者回家“玩”過夠,還可以讓領導者無后顧之憂地嚴格管理。唯其如此,“玩風”才能剎得往,行政作風才會根本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