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時事新聞(國內)
1.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2月21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哥本哈根會議在經歷了曲折后,以大會決定的形式發表《哥本哈根協議》。該文件堅持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雙軌制,進一步明確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分別應當承擔的義務和采取的行動,表達了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資金、技術和行動透明度等問題上的共識。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廣泛認可,來之不易,應該得到珍惜。
2.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先進事跡報告會12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受胡錦濤總書記委托,報告會開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親切看望大學生英雄集體代表和報告團成員,并向英勇犧牲的三位大學生烈士的親屬表示親切慰問。李長春強調,要廣泛深入宣傳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引導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習他們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赤子情懷,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英雄氣概,關愛他人、心系社會的優秀品德,眾志成城、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進一步弘揚社會正氣、樹立良好風尚,在全社會形成學習英雄、崇尚英雄、關愛英雄、爭當英雄的濃厚氛圍,使我們的時代成為英雄輩出的時代。今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學生在長江荊州寶塔灣江段發現兩名少年不慎落水,15名學生冒著生命危險,跳入長江救起了兩名少年,陳及時、方招、何東旭3名同學不幸被江水吞沒。湖北省人民政府追認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為革命烈士,教育部授予15名同學“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