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沖刺練習(20)
6. 微波爐是靠微波使食物內部的分子產生劇烈運動而使食物本身發熱的,因而食物內外受熱均勻、不會出現外焦內生的現象;電磁灶則是通過加熱鍋底,使熱量從食物外部傳遞到內部來完成烹調的,這較符合人們傳統的烹調習慣,而且利用“渦流”直接使鍋底發熱,避免了熱量在傳遞過程中有損失,沒有明火,安全衛生。這些都優于電爐。
由此推導不出的一項是( )。
A.電爐不安全,不衛生,有明火
B.電爐的熱量在傳遞過程中有損失
C.電磁灶與電爐一樣,都會出現食物外焦內生現象
D.電爐加熱食物原理與電磁灶一樣
7. 人們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無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而身為一個人,我對自己“只能出現于這個時間和空間”感到另一種可貴,仿佛我是拼圖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小塊形狀,單獨看,毫無疑義,及至恰恰嵌在適當的時空,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塊。
畫線句子“另一種可貴”指的是( )。
A.神明無所不在的特質
B.短暫的人生是可貴的
C.為自己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感到自豪和珍惜
D.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適應生活需要,生命就有意義
8. 我?茨莻輪椅上的人和輪椅下他的影子,心說我怎么會是他,怎么會和他一塊坐在了這兒?我仔細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點,或者還將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終于怎樣去死,赴死之途莫非還有絕路?那日何日?我記得忽然我有了一種放棄的心情,仿佛我已經消失,已經不在,惟一縷輕魂在園中游蕩,剎那間清風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聽見了那恒久而遼闊的安靜。
對畫線句子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尋找到了生命得以解脫的途徑
B.與殘疾人相比,作者感到慶幸
C.經過對命運、生命、死亡的反復痛苦思索后,他覺得大腦得到了安靜
D.經過反復的思考,心靈得到了釋然,當一個人不再糾纏于個人命運的幸與不幸的時候,他就獲得了真正的解脫
9. 雄偉的山,蒼郁的樹,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綠油油的倒影,____就連我自己也在這閃閃的綠色之中了。
填入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的是( )。
A.天空中的艷陽灑下金輝一片 B.大地像一塊鮮艷的地毯
C.碧綠的江水輕輕拍打著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個綠成一片
10. 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既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那么,何以無知無情的自然景物會異態紛呈,美不勝收,使人身人其境而流連忘返呢? _____?對于這個問題,歷來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填入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自然景物真的無知無情么 B.為什么它對待人類最公平呢
C.自然景物究竟美在哪里 D.自然景物究竟美不美呢案
參考答案:
6. D
7. D
轉折詞“而”后邊的句子是“重心句”。“另一種可貴”是對人生特質的感悟,再根據關鍵詞“不可少”可知D為正確選項。
8. D
根據結論性連詞“于是”可知,全文是“分一總”關系,最后一句話應是總括全文的句子,故正確答案為D。
9. D
短文所描寫的自然環境突出了一個特點——綠,故排除AB項。另一方面,本文屬于靜態描寫,而C是動態描寫,且與下文“就連我自己也”銜接不夠緊密,故選D。
10. A
文中都圍繞著自然景物的知和情展開,探討究竟自然景物是否無知無情,因此,聯系上下文應選擇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