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評基層權錢交易成本
河北省辛集市中里廂鄉泊莊村村民委員會在清查上一屆班子留下的賬目時,發現一個巨大的黑洞。在各式各樣的請吃送禮清單上,1995年至2005年,僅雞蛋一項就有20余萬元,辛集市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都送到了。泊莊村村委會主任劉鐵鏈算了這樣一筆賬,按照每公斤6.5元的批發平均價格計算,這些雞蛋足有30余噸。
30噸雞蛋可以攤出多大的煎餅?這個答案可以躋身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吧。就是這些足以裝滿一火車皮的雞蛋,天女散花般撒向當地基層政府部門,大家伙兒吃得很安心、拿得很順心。有人說這是村官用集體的資源換個人的榮譽,也有人說這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財務管理漏洞所致,還有人說這是當地紀檢等部門沒有及時作為,真要上綱上線,批評起來也是有法有據的。
相關文章
30噸雞蛋可以攤出多大的煎餅?這個答案可以躋身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吧。就是這些足以裝滿一火車皮的雞蛋,天女散花般撒向當地基層政府部門,大家伙兒吃得很安心、拿得很順心。有人說這是村官用集體的資源換個人的榮譽,也有人說這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財務管理漏洞所致,還有人說這是當地紀檢等部門沒有及時作為,真要上綱上線,批評起來也是有法有據的。
然而,平心靜氣地想想:我們真覺得養雞專業村給當地政府部門送雞蛋算新聞嗎?要不是這個30噸的數字有些聳人聽聞的意味,換成300斤又如何呢?養雞專業村的“送蛋邏輯”在養鴨專業村、養鵝專業村、養蘑菇專業村等難道就沒有“蔚然成風”?我在想,你讓養雞專業村不送雞蛋送什么呢?沒有人是傻瓜,大凡能吃上“下面孝敬”的雞蛋的,都是在利益關聯上沾親帶故的,比如當地電力局、公安局、農機局、法院、交通局、煙草局、鄉鎮等方方面面。
請注意送蛋事件的一個細節:村里的賬簿上,記載著如“公安局某某取雞蛋兩箱”、“鄉來人取雞蛋兩箱”等。“送”與“取”之間,在雞蛋去向上,都是一致的。按照交易成本理論的說法,如果能夠保障交易各方公平交易的權利,每個理性經濟人都會自發以合理的方式去減少交易成本,但如果一方的議價能力被剝奪,則交易成本的定價權就被壟斷。比如村里要辦事,常態是依法依規,輪不著雞蛋拋頭露面,但如果明規則失靈,程序虛置,則權力就有了私欲的偏好,有雞蛋的就逼著你“進貢”幾個雞蛋,沒啥財物可圖的就耍橫以折騰辦事者為樂。
權力在加大社會交易成本的時候,往往有三個特點:一是自由發揮,彈性十足;二是高度集中,民主缺席;三是投訴無門,監督無路。如此一來,村官升職獲獎要雞蛋成本,村里辦事運轉也要雞蛋成本。30噸雞蛋,折射出熟人社會的交易之弊——人情與權力交織,代替了公平議價的信用原則與契約規則。即便帶著雞蛋問路,我們仍經常在這種錯位中碰得頭破血流。
30噸雞蛋攤出基層交易成本的大煎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雞蛋會說話,當啟示我們如何對自由領取雞蛋的權力保持有效的警醒。不然,30噸雞蛋送政府部門的新聞,有意義的也只是數字夠刺激而已。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