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就業冷熱專業差別大
浙江學生就業率不低
但冷熱專業差別大
2009年7月,浙江省教育廳曾對省內的就業率進行過重點核實調查。12月出爐的《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抽樣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省教育廳調查的91所高校上報的畢業生就業率為94.14%,抽樣調查成功樣本的就業率為92.97%,高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近6個百分點。
雖然,浙江高校上報就業率數基本符合全省畢業生實際就業水平,但在省內的高校中,有不少老師和學生都覺得,光是看數據,不靠譜。浙江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陳谷剛認為,光是講就業率這么一個數字,并沒有太大的價值;就業還是要關注崗位和學生的信息對稱度,以及學生對國家經濟建設的貢獻率。
不僅從外部來講,就業率的高低并不讓人信服,從學生自身來講,他們也不認為這個數字有很大參考價值。“畢業半年多了,我們班的同學,好壞都找了個工作。但是否合意還是很難說的。”浙江大學2009屆的一名同學告訴記者。
記者通過一個細化到專業的小調查發現,較高的就業率背后,還是存在著冷熱專業就業率的差別。
以浙江財經學院的特色專業金融工程為例。2009屆金融工程班共有50人,除了出國留學的3位同學,班里的28個男生全部在2009年2月前成功簽約杭州的單位,并且基本都進入了銀行或大企業,沒有諸如營銷員之類的注水工種。而班里的女生們,也都在畢業前全部找好工作,都是穩定單位。到目前為止,該班級的就業率仍保持在100%。
但對于就業相對冷門的專業,就業的比例就要低很多。記者連線到某高校社會工作專業2009屆的學生小蕓,她形容自己班級就業狀況“慘不忍睹”,能對口就業的很少,多數人是隨便就了個業,不少同學在畢業后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并且都有今年考不上再戰一年的想法。
經濟發展好轉
但就業率滯后
從《調查報告》情況來看,在省內的高校畢業生中,高職生的就業率最高,達到94.81%;其次是?粕,就業率為94.26%;研究生的就業率排第三,為92.55%;本科生的就業率最低,為91.50%。
陳谷剛老師認為,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好轉,整體的就業形勢好于去年。但這種好轉并不意味著就業的形勢也會跟著走正比例曲線,而快速呈現利好勢頭。“就業率是一項滯后的指標。”陳谷剛表示,經濟回暖,企業恢復規模,這本來就需要一個過程。而在企業恢復規模之后,它首先需要的肯定是生產所需的技術人員,然后才是研發人員。但本科生的研發能力又相對不如研究生,所以,適合大學本科生的就業時機,是排在最后一環。
據陳谷剛預計,對于不少高校學生來說,對崗位所能帶給個人發展的潛力,工作單位所在的城市等方面的期望值,仍在逐步升高,這很有可能影響今年的就業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