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1500萬元建校款打了水漂
福州市臺江區有一所祥坂小學,有100年的歷史了,因為校舍陳舊,一度成了危房,經當地幾屆人大代表的不斷呼吁,臺江區政府終于決定將學校徹底翻新,花了1500萬元,于2009年9月全部完工。可是不到半年就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因為福州市政府看中了這一帶,要在這里建中央商務區。
對此,該校師生、家長以及附近居民都想不通,他們覺得這么好的學校,剛剛建成就拆掉,太可惜:“把這些錢花在刀刃上,拿去蓋山區貧困的小學還會蓋幾十所。”
這里很可能存在著兩層隔膜。
一是普通市民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隔膜。以前的學校連運動場也沒有,現在塑膠運動場、塑膠跑道都有了,該校師生都很欣喜,該校陳老師認為“不管硬件軟件都是頂級的啦。”
但他們太沒有見識。臺江區教育局局長黃英明對中央商務區規劃的反應是:“當然,這一片全部都要拆掉。這就是大手筆嘛!”教育局長都不愛學校而愛“大手筆”,全新的教學樓和塑膠跑道算什么,師生對學校的喜愛、留戀算什么。
在政府官員和外國投資者之間,也可能有隔膜。
按照一般定義,中央商務區是指一個城市中集中了大量金融、商業、貿易、信息及中介服務機構的區域,這個區域擁有大量商務辦公、酒店、公寓、會展、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具有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環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機構、企業財團在這里開展各種商務活動。
這個定義并沒有說中央商務區里不能有學校,保留祥坂小學,完全能夠建設符合上述要求的中央商務區來,你做你的生意,我教我的書,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中央商務區是外來事物,中央商務區的定義也是外國人定的,一些地方政府“與國際慣例接軌”,寧可過之而勿不及。外國人沒有說“可以”,那就是“不可以”。
我敢說,你把一所有百年歷史的小學保留下來,只會給你的中央商務區加分。這方面,我還是更相信老外的水準和素質——你帶他們參觀了這所學校,看到這所學校的歷史文物,知道這所學校為社會貢獻了多少杰出人物,只會增強而絕不會減弱他們在這里投資經商的意愿。當然,前提是我們自己會把一所小學當一回事,懂得它在文化傳統形成中的作用。
但是,可悲的是,許多政府官員缺乏這樣的自信,見到洋人就矮三分。再說本來就不把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當一回事,還怎么會在老外面前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呢?
在崇尚“大手筆”的教育局長治下,1500萬元建校款打了水漂,如此大的手筆,如此小的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