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利益差別就不會有戶口等級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全國31個省(區、市)7402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目前新生代農民工成為新市民有哪些困難?調查中,61.3%的人選擇生活成本太高,這第一難居然不是戶口,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其次,54.5%的人認為他們無法享受城市居民福利;53.9%的人認為居無定所,住房問題難解決,這是第三難。
棄戶口而擇生活成本,這既是新生代農民工委身城市的現實理性,也是一種迫于現實戶籍堅冰的無奈。作為收入并不豐厚的農民工,雖被掛上“新生代”的華麗頭銜,也有一些城市每年拿出個位數的戶口指標用以獎勵優秀農民工,但并未能改變戶口高不可攀的總體現實。
棄戶口而擇生活成本,這既是新生代農民工委身城市的現實理性,也是一種迫于現實戶籍堅冰的無奈。作為收入并不豐厚的農民工,雖被掛上“新生代”的華麗頭銜,也有一些城市每年拿出個位數的戶口指標用以獎勵優秀農民工,但并未能改變戶口高不可攀的總體現實。
生活成本太高或許可解讀成農民工對物質豐足的渴盼,低成本生活當然可以滿足更多物質需求,也可以用余錢來補償因戶口壁壘形成的種種等級差距。況且,如果能有更為充足的資金投資,或許還可搖身一變成為地方政府的座上賓。在這個全民招商的時代,許多地方別說是幾個戶口,許多常人跑斷腿也難以辦成的煩心事,往往也會在地方招商的激情下,罕見地高效率地一攬子解決。
戶口久為公眾所詬病,既因城鄉二元壁壘導致城鄉非均衡式發展,差距日益拉大問題,更因戶口限制了公民遷徙自由。回想過去那個戶口政策壁壘森嚴的時代,即便有些收入,又有幾人能夠實現城里人的夢想?
也許應該看到戶籍改革的努力,但就許多地方來看,其所做的戶改努力,更多地傾向于將戶口簡單地貨幣化或者利益化。無論是前面提到的招商引資戶口大派送,還是各地方興未艾的購房與戶口政策捆綁,抑或借助戶籍遷徙變相搭車收費,無不像是將過去的戶口堅冰,變相置換成各種利益。雖然從遠期看要承擔戶口遷入者的社會福利與公共設施等責任,但這種利益交換式的準入政策更似一本萬利,根本就不可能是虧本買賣。
事實上,戶口貨幣化、利益化早就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在一些重要城市早就存有一個戶口地下黑市,明碼標價,盡管價格不菲,公眾仍趨之若鶩。也正是這種過于直白的金錢交易,給違法者以可乘之機,上當者既有平頭百姓,也有那些知名人物。至于地方政府到底從這些所謂的戶籍改革政策中收獲多少真金白銀,恐怕只能任由公眾肆意想象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城市化是我國走向富裕社會必須跨越的一道坎兒。但城市化不應源于當下這類從矬子中拔將軍式的利益選拔賽,而應成為社會制度進步的公平杠桿。從這一角度上講,要消除二元戶籍政策的存在社會根基,附加于戶口之上的種種利益差別化待遇必須首先清零。
點擊分享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