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片段閱讀專項練習
片段閱讀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言語理解與表達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以及地方公務員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從題型來看,片段閱讀信息量相對較少,難度不大,但仔細研究考查內容不難發現這一題型隱含的知識點相當豐富,類型比較多樣。為助廣大考生熟練掌握片段閱讀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提供了關于片段閱讀的專項練習及答案解析供考生進行實戰演練。本文為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片段閱讀專項練習及答案(1)。
1.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產業來開發,將文化資源全面推向市場,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市場運行大環節中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而傳統民族體育、傳統文藝表演、傳統人文景觀,都將可以成為企業營銷的好場所。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要靠引進外資,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建立高效的激勵機制等等,而且需要一個企業的良好形象。一個企業的形象效果以及產品的營銷戰略不僅重要,而且文化與經濟將有效互補,共同繁榮。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論點,即()。
A.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一種有待開發的產業
B. 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圍
C. 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可以轉化成巨大的經濟價值
D. 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經濟有效互補,共同繁榮
2.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個多霧的黎明溜來,到了炎熱的下午便不見蹤影。它踮起腳尖掠過樹頂,染紅幾片葉子,然而這美景太短暫,葉子很快會變成新的顏色。
這段文字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是()。
A. 秋天的美麗是留不住的B. 秋天的美景太短暫
C. 對秋天的依戀之情D. 秋天有好也有壞
3.世界銀行的一位副行長有這樣一段高論同樣給我們以啟發,他說:“以往的發展經驗給予我們兩個至關重要的啟示:一是僅僅依靠發展經濟來減少貧困和保護發展的持續性是不夠的。另一個教訓是,技術絕對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這些提醒我們必須改變錯誤的觀念和行為方式,而改變的源泉就是文化。”
這段文字意在表明()。
A. 以往的發展經驗非常重要
B. 靠發展經濟來減少貧困和保護發展的持續性是不夠的
C. 人和社會只有通過文化才能對整體有所洞悉、有所把握
D. 我們必須改變錯誤的觀念和行為方式
4.斯坦尼體系和布萊希特體系與梅蘭芳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戲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產物,三者并列,在理論上、邏輯上都不嚴密。如果要講體系的話,那么中國戲曲是“神形兼備”(即寫意)的戲劇表演體系。在世界戲劇史上,東西方古典戲劇(或傳統戲劇)可以進行比較,但不宜將西方現代戲劇與中國傳統戲劇加以類比。
以下是作者不贊同的觀點是()。
A. 中國戲曲是“神形兼備”
B. 世界戲曲可分為三大體系
C. 不宜將西方現代戲劇與中國傳統戲劇比較
D.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性的戲劇藝術
5.細菌這個名字常常和疾病聯系在一起。因為人和動植物的許多傳染病,都是由細菌作祟引起的,所以人們對它總有一種厭惡和恐懼的感覺。其實,危害人類的細菌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細菌不僅能和我們和平共處,還為人類造福。細菌能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殘軀遺體“吃”光,同時轉化成植物能夠利用的養料,為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立下了汗馬功勞,更何況許多細菌還在工農業生產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呢!
作者講述這段話的意圖是()。
A. 細菌對人類危害較小
B. 細菌也有許多的益處
C. 細菌這個名字不應與疾病聯系在一起
D. 有細菌比沒有更好
6.我們現在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了這個確鑿不疑的事實。城市里的樹木越來越少,被詩人們歌唱的鳥鳴聲早已聽不到了,偶爾看到幾只灰色的麻雀一頭扎進剛剛傾倒的垃圾堆里,它們已沒有棲身之地。多少年前道路旁邊的樹木已被“水泥森林”取代,人們推開窗戶,只能呼吸到骯臟的廢氣,樹影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只有在木器廠的車間和家具市場上看到樹木死去的花紋,它們將成為千家萬戶的消費品。
對“這個確鑿不疑的事實”中“事實”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 清新自然的環境離我們越來越遠,城市里已經聞不到花香聽不到鳥鳴了
B. 城市里樹木被不斷砍伐,連鳥兒也沒有了棲息之地
C. 成群的樓房擠占了樹木的生存空間,城市空氣日益污濁
D. 人們對樹木采取滅絕性砍伐,大量的樹木被制成家具和日常用品
7.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一共提到680多個人物,其中只有一個是中國人,叫王茂蔭(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進士步入仕途。他的貨幣觀點及鈔幣發行方案最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議》傳世。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談到貨幣或商品流通、論述“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問題時,以第八十三條大段注釋的方式專門提到了中國理財官王茂蔭及其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的觀點。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A. 中國的王茂蔭與馬克思的《資本論》
B. 《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C. 中國清代的理財官王茂蔭
D. 中國封建社會貨幣理論的最高成就者
8.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仆人各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見我。國王回來時,一仆人說:“我做生意賺了10錠。”國王便獎勵他10座城邑。另一人用主人給的銀子賺了5錠,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人一直沒拿出銀子來用,國王便命令將其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并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
B. 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C. 如果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好的回報
D. 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
參考答案:1.C[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這段話的重點是說怎么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轉化成巨大的經濟價值,我們解題時應該抓住關鍵詞“而且”,表示遞進關系。這段話一、二句是中心,選項C最切合題意。
2.B[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這段文字前面講述秋天的美麗,“然而”后的句子是一個著重點,是作者想要表述的內容。A、C、D都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著重點。
3.C[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這段講話的目的主要是想找到錯誤的源泉,并對問題的解決找到辦法。A、B、D是找出問題而沒有解決的思路,不是這段話的意圖所在,C選項對問題原因進行分析是文段的意義所在。
4.B[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從第一句話可看出,作者不贊成把世界戲曲分為三大體系,故B項是作者不贊同的觀點。
5.C[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這段話通過舉別人常常談到的問題,細菌常與疾病聯系在一起,而后面的內容都是在反駁這句話,舉出各種例證說明人們以往的看法是不正確的,選C。
6.A[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聽不到鳥鳴”是“事實”,“聞不到花香”則不是“事實”,文中并未提到“花”的問題,故答案為A。
7.B[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講的是《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及提到他的原因,而不是講王茂蔭與《資本論》的關系,所以B正確,A不正確。CD兩項的表述在文段中體現不出來。
8.D[浙江公務員考試網解析]“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所以正確選項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