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公開新泰80后副局長們的家庭背景
今年2月初,山東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長、1名法院副院長,7人中有6人是80后,最年輕的只有23歲。擬任公示被貼在了網上,立即成為眾多網友議論的焦點。網友們從選拔程序、任用資格、經驗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提出質疑和猜測。新泰市委組織部一位負責人回應稱,這次領導干部的提拔符合相關規(guī)定。
領導干部掌握權力,權力應對公眾負責,人們對權力的轉移和傳遞過程提出質疑和猜測,實屬正常。然而,新泰有關方面的回應過于簡單,符合程序和規(guī)定并不能消解諸種疑慮,也不表示能夠完全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
事實上,在很多地方,沒有哪次提拔或任命是不符合程序的,但有一些其實經不起推敲。比如2008年4月,遼寧本溪通過“雙推雙考”公開選拔團干部,而其中有數(shù)名是領導子女。此事經由媒體曝光,一個月后,任命決定即被取消,因為違反了任職資格規(guī)定和回避制度。程序與規(guī)定,事前事后大不一樣。這就是說,選拔干部完備的程序必不可少,但程序也可以為個別人上位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設置。
新泰這次選拔,有一個細節(jié)不應忽視:去年11月8日新泰發(fā)布選拔公告,規(guī)定報考者須“從事相關專業(yè)工作2年以上”,且必須是“中共黨員”。8天之后,又出臺了一個補充說明,放寬了報考條件,不再要求從事相關專業(yè)工作2年以上,政治面貌也不作要求。對比公示名單,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些提拔人選本不具備報考資格,調整之后就具備了。
雖然一些民主程度較高的國家,也有家族從政的現(xiàn)象,但從根本上來說,現(xiàn)代民主政治不是血緣政治,權力交接和轉移應充分公開透明,民眾可以監(jiān)督,而不是封閉運作,為權力群體自身所壟斷。公眾對干部用人制度的高度敏感,對因家庭背景而獲得提拔的官員極度厭惡,原因正在于此。那么新泰選拔有無此類因素,調整報考條件原因何在,如何解釋那些因之受益的入選者,新泰有關部門理應作出解釋和說明。
80后官員的年齡問題是這次引起爭議的觸發(fā)點,新泰當?shù)匾舱f要“加大優(yōu)秀青年干部選拔力度”,不過年齡、干部年輕化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年輕官員上去了,不能勝任者,應該下來。在新泰面向全國招考的成千上萬年輕公務員里,為什么是這幾個人,而不是其他人通過了選拔,他們是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優(yōu)勝者,還是政治背景、血緣背景的優(yōu)勝者?這便是問題所在。
從新泰任前公示中,我們無法獲取提拔人選的更多信息。公示內容中只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現(xiàn)任職務、擬任職務等極其有限的信息,家庭背景、工作業(yè)績等重要信息都缺乏。一個普通人有權不公開這類信息,但一個官員則需要公開,公眾才能據(jù)此監(jiān)督。事實上,如果本次選拔嚴格遵照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公開這些信息其實不必有什么顧慮,反而能夠得到公眾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