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匯總(12)
6.道德與法律都屬于社會規范的范疇,都具有規范性、強制性和有效性,道德與法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下列有關法與道德的幾種表述中,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法律具有既重權利又重義務的“兩面性”,道德具有只重義務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強制是一種精神上的強制
C.馬克思主義法學認為,片面強調法的安定性優先是錯誤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答案及解析: 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體的,而非抽象的。它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時代不同,其所敘內容不同,它所反映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要求,這種要求是具體的。因此D是錯誤的。
7.按照摩爾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關法的產生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法的產生意味著在社會成員之間財產關系上出現了“我的”、“你的”之類的觀念
B.最早出現的法是以文字記錄的習慣法
C.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的過程
D.法的產生標志著公力救濟代替了私力救濟
答案及解析:B 法產生的主要標志之一是權利和義務觀念的形成。社會成員之間形成了權利和義務觀念,出現了權利和義務的分離。這種分離首先表現為在財產歸屬上有了“我的”、“你的”、“他的”之類的區別,故不選A.以文字記錄的習慣法,已經上升到制定法的高度,已經不是單純的習慣法了,而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法是習慣法,習慣法不是成文法。故選B.法的產生經歷了從個別調整到規范性調整、一般規范性調整到法的調整的發展過程,故不選C.法產生的主要標志之一是法律訴訟和司法的出現。法律訴訟和司法的出現,標志著公力救濟代替了私力救濟。使爭端可以通過非暴力方式解決,故不選D。
8.有的公園規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規定從法學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釋為:不允許無故毀損整株花木。這一解釋屬于下列哪一項?
A.擴大解釋
B.文法解釋
C.目的解釋
D.歷史解釋
答案及解析:C 擴充解釋是指法律條文的字面涵義顯然比立法原意為窄時,做出比字面涵義為廣的解釋。文法解釋是指從法律條文的字面意義來說明法律規定的涵義。目的解釋是指從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來解釋法律。“不允許無故毀損整株花木”正是“禁止攀枝摘花”的目的所在,故選C.歷史解釋是指通過研究有關立法的歷史資料或從新舊法律的對比中了解法律的涵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