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申論點評
對策:
1.加強教育,建立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1)完善內部學習制度,從思想上真正加深對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繼續深化機關效能革命活動,狠抓內部紀律整頓,著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
(3)城管隊員的基礎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考核,苦練內功,提高執法水平,規范執法行為。
(4)全力打造新城管、新面貌、新形象。嚴格執行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切實加大內部督查管理力度,完善工作考核機制,開展一線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加強管理,建立群眾廣泛參與管理機制。
(1)對跨門占道經營等問題,要通過共管共建的形式,由各經營戶推選出業主代表,成立共建理事會,定期通報各經營戶的違規違章情況,并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2)對表現良好的經營戶予以表揚,激發經營業主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不斷優化城管執法環境。同時,我們要充分挖掘潛力,形成街道、社區和物業公司三級管理網絡。
(3)物業公司要切實承擔起轄區內市容環境管理的責任,發現無證設攤、亂丟、亂掛等各類違章現象要及時指出,責令整改。
(4)街道、社區要充分發揮聯絡員、協管員、車管員、巡邏隊等隊伍的作用,動員他們采取以勸改、說服教育的方式,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從而在轄區內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網格式的城市管理體系。
3.重點治“亂”,建立嚴管重罰的執法威懾機制。
(1)在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有體制和機制的優勢,對屢教不改的違章者實施嚴管重罰。
(2)對占道經營、無證設攤、亂停亂放、違章搭建等問題,要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重拳出擊,切實加大處罰力度,在轄區范圍內起到明顯的示范、威懾作用,促使其他違章者衡量利弊得失,自覺改正經營行為,從而逐步解決市容治“亂”周而復始的現象,營造轄區良好的市容環境。
4.創新管理方法,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掌握規律,實行全方位管理。對沿街店面、路面等城區空間實施全方位管理,在時間上實行全程管理,保持管理時間的連續性。
二、給定資料
1、鏡頭一:
時間:早上7點50分
地點:崇和路一支弄
“這個筍絕對嫩的,你看,都能掐出水來。這是我們在自己家地里種的,保證沒農藥,早上剛挖出來的,又便宜,買點去吧!”一個50歲上下的菜農正那著手里的一支筍給居住在這里的居民作演示。
這時,幾名剛要出門去上班的市民經過,也停下了腳步。“這筍多少錢一斤?”“沒剝殼的2元,比菜場里的便宜。”“那給我稱一點吧。”
來往了幾撥人之后,菜農提起手中碩大的籃子,又走到另一處居民樓下,繼續開始叫賣自己的蔬菜。
鏡頭二:
時間:中午11點35分
地點:洪池路與泉井洋路交叉口
一到中午,這里就逐漸熱鬧起來。賣水果的、賣烤串的、賣炒粉的、賣烤餅的都陸續出現了,學生們也三三兩兩走出校門,奔向一個個自己熟悉的攤前。
“來三串魷魚串再加一個海……”學生小張話音未落,只聽一聲“城管來了”,數十個攤位如同人間蒸發一樣,看得小張是目瞪口呆。“咱們等等吧,一會肯定回來。”小張的同學早已習以為常。原來是城管巡邏車來了。三分鐘后,隨著城管車的離去,攤主們又都冒出來了。
“呵呵,又是虛驚一場。同學,是不是再來串海帶啊?”攤販小齊笑著問。來自江蘇連云港的他,每天晚上都和老婆推車出來,賣各種烤串,大概要到午夜時分才回家休息。“其實城管真想抓我們,我們一個也逃不掉。現在城管也講究人性化了,有很多城市已經開禁了,不知道臨海什么時候開禁?”小齊平時喜歡看看報,很關注國家對流動攤販的政策。
鏡頭三:
時間:下午2點20分
地點:巾山中路某手機賣場門口
記者經過的時候,恰好看見幾個市民圍在一起。他們是在干什么呢?奈不住好奇心,記者湊上前去一看究竟。
“這個膜貼上去保護手機的,讓你的手機沒有劃痕,用2年也是嶄新的。”一個30歲上下的中年男子正在拿著一張透明的東西粘到手機上。
“真的嗎?真的可以保護手機嗎?”旁邊幾位市民還有點將信將疑。“絕對可以的,不信你試試看,很便宜的,就3元錢,用得好的話告訴朋友,再來用這個膜。”中年男子說得分外誠懇。
“好,那你給我的手機貼上吧。”一個市民掏出自己的手機,旁邊幾位市民也紛紛表示了購買的意向。短短半小時時間,30多元錢就進入了中年男子的口袋。
鏡頭四:
時間:晚上10點30分
地點:江濱路某酒吧門口
幾名喝得微醺的市民從酒吧門口走出,被一陣烤羊肉串的香氣所吸引,路口擺放著一攤用三輪車改裝的賣羊肉串的小攤。爐子里焦黑的炭火不斷燃燒,“噼里啪啦”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刺耳。小販一邊忙著烤羊肉串,一邊還在趕著停在食物上來回飛動的蒼蠅。
“這么晚了,肚子餓死了,先吃點東西吧。”“好,我要5串羊肉串。”幾個人邊說邊往攤子上走去。攤主麻利地拿好,放進炭火上翻烤,不出一會兒,油汪汪的羊肉串就烤好了“要辣嗎?”“不要!”“一共10元。”“給!”小販用手接過錢,再把東西遞給他們,轉身將錢放進口袋,摸過錢的手又開始擺弄攤子上的羊肉串。
2、“水果攤都擺上了機動車道,行人和車輛太難通行了。”7月23日上午,市民張女士致電某報熱線,反映302市場入口處水果攤販占道經營以及亂扔垃圾的問題。
當日中午,記者在302市場入口處看到,有七八輛賣水果的三輪車在路口兩側設攤叫賣。“一到上下班時間,這些攤販就聚到了路口。”騎摩托車買菜的王先生說,“很多開車的市民路過時把車停在路邊購買,這樣一來,路面就更加狹窄擁堵了。”
記者在現場觀察了10多分鐘,看到有些水果商販甚至把水果車推到了非機動車道上吆喝,不少顧客就站在路邊挑選水果。其中一個商販為了吸引顧客還切開西瓜免費讓人品嘗,而品嘗過的瓜皮就丟在了路上。
負責302市場附近清掃的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一到夏季,這里的水果攤販就特別多,垃圾也比平時多出兩三倍。
記者采訪了解到,路邊水果攤不僅在302市場有,新海菜市場門口及建設路與甘德爾西街交匯處也經常有流動的水果商販。23日傍晚,記者在新海菜市場附近看到,一賣哈蜜瓜的流動商販將哈蜜瓜皮扔了一地,又推車轉移到別處叫賣。據這一路段的環衛工人講,有些流動水果攤販很不自覺,瓜皮、玉米皮等隨手就扔,不但影響市容,還容易滋生蚊蠅,很不衛生。
3、只要天不下雨,每天中午、上下班時間,周末等時段,在長沙市家樂福、新一佳等大型超市、賣場,黃興路步行街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總活躍著許多流動販賣盜版光碟的商販的身影。
為了打擊這些包括販賣DVD光碟在內的流動攤點,長沙市城管部門可謂煞費苦心,徒步巡查、蹲點守候等辦法用盡,但這些流動攤販個個像“靈雀”一樣,跟城管執法隊員們玩起了“貓抓老鼠”的游戲。由于他們行頭簡單,僅一個袋子,城管隊員一來,他們提起袋子就跑。等城管隊員們一走,他們又可開張繼續做生意。長沙市天心區城管執法大隊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轄區范圍內,對于這些流動攤販,該大隊的城管隊員們一般都會在黃金時間晚7時至10時進行巡查,看見一個抓一個,這一時段流動攤販相對少些。而晚10點后,正常的城管隊員都已下班,而備勤的執法隊員只有接到110的電話后才會出動。所以晚10點后,也是這些流動攤點最猖獗的時候。
這名工作人員還遺憾地告訴記者,對于收繳的DVD光碟,城管部門在這些經營者接受罰款后仍然要交還給他們。因為城管并沒有權力銷毀這些DVD光碟。聽到記者介紹說6部門聯合發出了通告,他高興地說:“如果聯合執法,我們就有這些權力了。”
4、說起小飲食店,大多數人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僅有幾平方米的狹窄店堂,“操作間”就在店門口,一個或幾個煤爐子上架著熏黑的鍋……略大一點的小餐館,衛生情況也不容樂觀,廚房狹小、油污滿地、各種物品混合堆放,廚師身上白大褂除了背部之外其他全都成了黑色……
“五小行業”(小餐飲店、小浴室、小網吧、小歌舞廳、小旅館)一直是創衛工作的難點,而小餐飲店又是難中之難。
據某市衛生監督部門介紹,硬件基礎差讓“五小行業”從整治開始就陷入困境。入行門檻低,適用面積廣,部門審批各管各,使“五小行業”一開始就處于自由、無規劃發展狀態。街道的背街面、居民區、學校周邊幾乎都有“五小行業”的身影,小餐飲店更是有個爐子、有個鍋、有幾張桌子就可以開張。浙江海洋學院附近店面根本達不到開飲食店的面積標準,但愣是開成了小餐館一條街;沈家門很多餐館,達到了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的許可條件,卻無法通過環保部門的審批,而環保審批又是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審批的前置條件,芙蓉洲路亦是如此。當“五小行業”標準一出臺,大家都傻了眼,于是政府部門和業主開始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進行硬件改造。通過設立樣板、提供補助,統一配備消毒柜、儲藏柜、美容美發消毒箱,招標專業的裝修公司、消毒公司統一進行裝修、消毒等,來彌補硬件的先天不足。據介紹,有些已取得很好效果,如芙蓉洲路經過測評,73家“五小行業”除2家達不了標被取締之外,其余都有可整改的余地。
某市衛生局副局長說,環保、工商、衛生審批不能統一的問題說明,以前我們在此項工作上存在失誤,各部門在“五小行業”開業前介入不夠及時,造成了今天 “五小行業”難整治。陸意介紹,當年他們在香港考察時了解到,當地房屋要作商業用途時,租賃人和房屋產權所有人均要前往有關部門審批,該部門會同其他職能部門對房屋進行全面評估,得出該房屋允許經營的范圍,然后由租賃人和房屋產權人共同簽訂協議后才可以使用。陸意說,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措施和意識,對“五小行業”早規劃、早審定,硬件硬傷就不會成為難點問題了。
相關文章
1.加強教育,建立完善內部管理機制。
(1)完善內部學習制度,從思想上真正加深對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繼續深化機關效能革命活動,狠抓內部紀律整頓,著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
(3)城管隊員的基礎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考核,苦練內功,提高執法水平,規范執法行為。
(4)全力打造新城管、新面貌、新形象。嚴格執行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切實加大內部督查管理力度,完善工作考核機制,開展一線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加強管理,建立群眾廣泛參與管理機制。
(1)對跨門占道經營等問題,要通過共管共建的形式,由各經營戶推選出業主代表,成立共建理事會,定期通報各經營戶的違規違章情況,并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2)對表現良好的經營戶予以表揚,激發經營業主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不斷優化城管執法環境。同時,我們要充分挖掘潛力,形成街道、社區和物業公司三級管理網絡。
(3)物業公司要切實承擔起轄區內市容環境管理的責任,發現無證設攤、亂丟、亂掛等各類違章現象要及時指出,責令整改。
(4)街道、社區要充分發揮聯絡員、協管員、車管員、巡邏隊等隊伍的作用,動員他們采取以勸改、說服教育的方式,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從而在轄區內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網格式的城市管理體系。
3.重點治“亂”,建立嚴管重罰的執法威懾機制。
(1)在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有體制和機制的優勢,對屢教不改的違章者實施嚴管重罰。
(2)對占道經營、無證設攤、亂停亂放、違章搭建等問題,要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重拳出擊,切實加大處罰力度,在轄區范圍內起到明顯的示范、威懾作用,促使其他違章者衡量利弊得失,自覺改正經營行為,從而逐步解決市容治“亂”周而復始的現象,營造轄區良好的市容環境。
4.創新管理方法,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掌握規律,實行全方位管理。對沿街店面、路面等城區空間實施全方位管理,在時間上實行全程管理,保持管理時間的連續性。
二、給定資料
1、鏡頭一:
時間:早上7點50分
地點:崇和路一支弄
“這個筍絕對嫩的,你看,都能掐出水來。這是我們在自己家地里種的,保證沒農藥,早上剛挖出來的,又便宜,買點去吧!”一個50歲上下的菜農正那著手里的一支筍給居住在這里的居民作演示。
這時,幾名剛要出門去上班的市民經過,也停下了腳步。“這筍多少錢一斤?”“沒剝殼的2元,比菜場里的便宜。”“那給我稱一點吧。”
來往了幾撥人之后,菜農提起手中碩大的籃子,又走到另一處居民樓下,繼續開始叫賣自己的蔬菜。
鏡頭二:
時間:中午11點35分
地點:洪池路與泉井洋路交叉口
一到中午,這里就逐漸熱鬧起來。賣水果的、賣烤串的、賣炒粉的、賣烤餅的都陸續出現了,學生們也三三兩兩走出校門,奔向一個個自己熟悉的攤前。
“來三串魷魚串再加一個海……”學生小張話音未落,只聽一聲“城管來了”,數十個攤位如同人間蒸發一樣,看得小張是目瞪口呆。“咱們等等吧,一會肯定回來。”小張的同學早已習以為常。原來是城管巡邏車來了。三分鐘后,隨著城管車的離去,攤主們又都冒出來了。
“呵呵,又是虛驚一場。同學,是不是再來串海帶啊?”攤販小齊笑著問。來自江蘇連云港的他,每天晚上都和老婆推車出來,賣各種烤串,大概要到午夜時分才回家休息。“其實城管真想抓我們,我們一個也逃不掉。現在城管也講究人性化了,有很多城市已經開禁了,不知道臨海什么時候開禁?”小齊平時喜歡看看報,很關注國家對流動攤販的政策。
鏡頭三:
時間:下午2點20分
地點:巾山中路某手機賣場門口
記者經過的時候,恰好看見幾個市民圍在一起。他們是在干什么呢?奈不住好奇心,記者湊上前去一看究竟。
“這個膜貼上去保護手機的,讓你的手機沒有劃痕,用2年也是嶄新的。”一個30歲上下的中年男子正在拿著一張透明的東西粘到手機上。
“真的嗎?真的可以保護手機嗎?”旁邊幾位市民還有點將信將疑。“絕對可以的,不信你試試看,很便宜的,就3元錢,用得好的話告訴朋友,再來用這個膜。”中年男子說得分外誠懇。
“好,那你給我的手機貼上吧。”一個市民掏出自己的手機,旁邊幾位市民也紛紛表示了購買的意向。短短半小時時間,30多元錢就進入了中年男子的口袋。
鏡頭四:
時間:晚上10點30分
地點:江濱路某酒吧門口
幾名喝得微醺的市民從酒吧門口走出,被一陣烤羊肉串的香氣所吸引,路口擺放著一攤用三輪車改裝的賣羊肉串的小攤。爐子里焦黑的炭火不斷燃燒,“噼里啪啦”的聲音聽起來有些刺耳。小販一邊忙著烤羊肉串,一邊還在趕著停在食物上來回飛動的蒼蠅。
“這么晚了,肚子餓死了,先吃點東西吧。”“好,我要5串羊肉串。”幾個人邊說邊往攤子上走去。攤主麻利地拿好,放進炭火上翻烤,不出一會兒,油汪汪的羊肉串就烤好了“要辣嗎?”“不要!”“一共10元。”“給!”小販用手接過錢,再把東西遞給他們,轉身將錢放進口袋,摸過錢的手又開始擺弄攤子上的羊肉串。
2、“水果攤都擺上了機動車道,行人和車輛太難通行了。”7月23日上午,市民張女士致電某報熱線,反映302市場入口處水果攤販占道經營以及亂扔垃圾的問題。
當日中午,記者在302市場入口處看到,有七八輛賣水果的三輪車在路口兩側設攤叫賣。“一到上下班時間,這些攤販就聚到了路口。”騎摩托車買菜的王先生說,“很多開車的市民路過時把車停在路邊購買,這樣一來,路面就更加狹窄擁堵了。”
記者在現場觀察了10多分鐘,看到有些水果商販甚至把水果車推到了非機動車道上吆喝,不少顧客就站在路邊挑選水果。其中一個商販為了吸引顧客還切開西瓜免費讓人品嘗,而品嘗過的瓜皮就丟在了路上。
負責302市場附近清掃的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一到夏季,這里的水果攤販就特別多,垃圾也比平時多出兩三倍。
記者采訪了解到,路邊水果攤不僅在302市場有,新海菜市場門口及建設路與甘德爾西街交匯處也經常有流動的水果商販。23日傍晚,記者在新海菜市場附近看到,一賣哈蜜瓜的流動商販將哈蜜瓜皮扔了一地,又推車轉移到別處叫賣。據這一路段的環衛工人講,有些流動水果攤販很不自覺,瓜皮、玉米皮等隨手就扔,不但影響市容,還容易滋生蚊蠅,很不衛生。
3、只要天不下雨,每天中午、上下班時間,周末等時段,在長沙市家樂福、新一佳等大型超市、賣場,黃興路步行街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總活躍著許多流動販賣盜版光碟的商販的身影。
為了打擊這些包括販賣DVD光碟在內的流動攤點,長沙市城管部門可謂煞費苦心,徒步巡查、蹲點守候等辦法用盡,但這些流動攤販個個像“靈雀”一樣,跟城管執法隊員們玩起了“貓抓老鼠”的游戲。由于他們行頭簡單,僅一個袋子,城管隊員一來,他們提起袋子就跑。等城管隊員們一走,他們又可開張繼續做生意。長沙市天心區城管執法大隊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轄區范圍內,對于這些流動攤販,該大隊的城管隊員們一般都會在黃金時間晚7時至10時進行巡查,看見一個抓一個,這一時段流動攤販相對少些。而晚10點后,正常的城管隊員都已下班,而備勤的執法隊員只有接到110的電話后才會出動。所以晚10點后,也是這些流動攤點最猖獗的時候。
這名工作人員還遺憾地告訴記者,對于收繳的DVD光碟,城管部門在這些經營者接受罰款后仍然要交還給他們。因為城管并沒有權力銷毀這些DVD光碟。聽到記者介紹說6部門聯合發出了通告,他高興地說:“如果聯合執法,我們就有這些權力了。”
4、說起小飲食店,大多數人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僅有幾平方米的狹窄店堂,“操作間”就在店門口,一個或幾個煤爐子上架著熏黑的鍋……略大一點的小餐館,衛生情況也不容樂觀,廚房狹小、油污滿地、各種物品混合堆放,廚師身上白大褂除了背部之外其他全都成了黑色……
“五小行業”(小餐飲店、小浴室、小網吧、小歌舞廳、小旅館)一直是創衛工作的難點,而小餐飲店又是難中之難。
據某市衛生監督部門介紹,硬件基礎差讓“五小行業”從整治開始就陷入困境。入行門檻低,適用面積廣,部門審批各管各,使“五小行業”一開始就處于自由、無規劃發展狀態。街道的背街面、居民區、學校周邊幾乎都有“五小行業”的身影,小餐飲店更是有個爐子、有個鍋、有幾張桌子就可以開張。浙江海洋學院附近店面根本達不到開飲食店的面積標準,但愣是開成了小餐館一條街;沈家門很多餐館,達到了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的許可條件,卻無法通過環保部門的審批,而環保審批又是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審批的前置條件,芙蓉洲路亦是如此。當“五小行業”標準一出臺,大家都傻了眼,于是政府部門和業主開始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進行硬件改造。通過設立樣板、提供補助,統一配備消毒柜、儲藏柜、美容美發消毒箱,招標專業的裝修公司、消毒公司統一進行裝修、消毒等,來彌補硬件的先天不足。據介紹,有些已取得很好效果,如芙蓉洲路經過測評,73家“五小行業”除2家達不了標被取締之外,其余都有可整改的余地。
某市衛生局副局長說,環保、工商、衛生審批不能統一的問題說明,以前我們在此項工作上存在失誤,各部門在“五小行業”開業前介入不夠及時,造成了今天 “五小行業”難整治。陸意介紹,當年他們在香港考察時了解到,當地房屋要作商業用途時,租賃人和房屋產權所有人均要前往有關部門審批,該部門會同其他職能部門對房屋進行全面評估,得出該房屋允許經營的范圍,然后由租賃人和房屋產權人共同簽訂協議后才可以使用。陸意說,如果我們也有這樣的措施和意識,對“五小行業”早規劃、早審定,硬件硬傷就不會成為難點問題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