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六)
1.未來學家科克倫認為今后五十年內,人腦可能與電腦直接相連。他說,到二十一世紀初科學家將開始進行把芯片和人腦直接相連的開發工作。只要解決芯片與大腦接口問題。這一設想完全可能變為現實,F在已經能把《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全部內容以分子大小的字體刻在一枚針的針尖上,因此,人們利用同樣的技術也可用來開發植入大腦的芯片。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今后五十年內,人腦將可能與電腦直接相連
B.科學家將進行把芯片和人腦直接相連的開發工作
C.電腦對信息存取的能力可以與人腦相媲美
D.目前,制約電腦植入人腦的關鍵是芯片與大腦接口問題
2.梁朝簡文帝詩云:“紫燕躍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馬,紫燕亦指良馬。李善注謝靈運詩云:“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飛燕騮。”在古代.武威銅馬足下的飛燕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這種造型讓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銅馬應直截了當取名為“紫燕騮”或“飛燕騮”,此名恰合古意,最為雅致貼切。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中國古代詩人多善于寫馬
B.武威銅馬足下的飛燕是用來比喻良馬神速的
C.武威銅馬直接命名為“紫燕騮”或“飛燕騮”更為貼切
D.南北朝文人都喜歡馬
3.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什么作用?葉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種學科的教學都一樣,無非教師幫著學生學習的一串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
B.教師應講授學習的過程
C.教師應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
D.教師教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
4.在著名的優質麥產區山東省兗州市,國際糧商與改制后的基層糧管所合作,利用其收儲網絡大量收購小麥、玉米等糧源,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收儲網絡。在不斷復制這種模式的同時,在國內企業已經進駐的地方,國際糧商開設面粉加工企業,利用掌握的優質糧源以及低價策略擠壓國內企業生存空間。
下列選項中,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
A.合作實現雙贏 B.國際糧商滲透中國糧區
C.擠壓并購悄然展開 D.深遠的意圖
5.地球上生命的歷史也就是生物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造成的,而反向作用,即生物對其所在環境的實際影響則相對較小。只有到了二十世紀,作為物種之一的人類才獲得了足夠的力量,有效地改變他所在的世界一一大自然。
根據這段話,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環境造成的,人類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動植物的質量
B.環境決定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生物也反過來決定環境的變遷
C.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完全由環境和人類造成
D.到了二十世紀,作為物種之一的人類獲得了足夠的力量能夠決定環境的變遷
1.A【解析】這是一篇總分結構的文段,開始的第一句話即為全文主旨,而后面的話都是對第一句話的闡述,所以答案為A項。
2.C【解析】這是一篇因果關系的文段,開頭先列舉了古詩來說明在古代,紫燕、飛燕都是良馬的代稱,而后提到銅馬足下的飛燕用來比喻良馬神速,“所以”后的內容才是作者的主旨,即銅馬更貼切的命名。所以答案為C項。
3.C【解析】文段中提到“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所以答案為C項。
4.B【解析】文段中提到國際糧商與基層糧管所合作,從而逐漸擠壓國內企業生存空間,顯然不是雙贏,也沒有提到并購,其意圖很明顯,并不深遠,所以答案為B項。
5.A【解析】這篇文段講述的是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文段中提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較小”,所以排除B項,“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是由環境造成的”,所以排除C項,人類到了二十世紀才能“有效地改變他所在的世界”,尚不可能決定環境的變遷,所以排除D項。A項為正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