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時評:食品藥品安全問題
1.存在問題及原因
第一,不法企業受利益驅動,違規生產。
部分企業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二是國內藥企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程度依然不高,為占據市場份額彼此惡性競爭。低價競爭與藥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相沖突,個別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縮減該有的操作程序,甚至偷工減料,有效成分低限投料,輔料也用最便宜的。從而在生產環節即已埋下安全隱患。
第二,政府部門監管不力,尤其在某些“地標”藥品轉“國標”標準偏低,把關不嚴。農業部門、工商部門、衛生部門、質監部門各管一攤,部門間責任不清,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并存。同時部門間內耗嚴重,問題出現后相互推諉扯皮容易導致失去最佳監管時機。
第三,醫院和藥店購銷藥品把關不嚴,甚至有醫生向醫藥代表收取回扣的情形存在,導致醫院對藥品的安全情況不夠重視。
第四,監管漏洞堪憂制假售假、虛假廣告屢禁不止。
藥品廣告牽涉多個部門,工商部門擔負廣告的審批與監測,藥監部門負責內容審核,媒體承接廣告發布。多頭管理存在脫節現象,給虛假廣告可乘之機。
2.思考及對策
第一,完善法規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制定和完善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把經常檢查和突出檢查、普遍檢查和重點抽查結合起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大力整頓和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經濟秩序;加大處罰力度。
第二,加強食品藥品研究監管,從源頭上保證食品藥品質量。首先要加強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其次要嚴格資格認定,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把好生產加工主體準入關。
第三,加強對食品藥品流通領域的安全監管。
首先要嚴格審核食品藥品經營單位的主體資格;其次要加強對食品藥品流通領域的指導和管理;然后要加強進口食品藥品的檢疫審批,把好進口食品藥品的審批關;最后要增加投入,改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檢疫的裝備和條件,提高監管手段和水平。
第四,加強領導,理順關系,建立科學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
各級政府要按照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工作實行地方政府負責和部門負責雙重責任制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工作的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明確劃分職責,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承擔起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監管責任;進一步健全食品藥品重大安全事故和突發性疾病的防范與應急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