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十二)
56.科學家說,再深沉老練的人,他內心的秘密也會被他的眼睛泄露出來。以色列人已經據此研制成功了利用眼神測謊的食品,據說比傳統的測謊儀更靈、更準。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應該從中得到啟發,將人的眼睛納入研究范圍,從中發現一些重要的信息。
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 )。
A.眼睛會泄露人內心的秘密,所以可以利用眼神測謊
B.人的眼神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應成為科學家的研究對象
C.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已將人的眼睛納入研究范圍
D.以色列人發明的利用眼神測蔗的食品,給了科學家很大的啟發
57.要求少拍掌,不是不拍掌。畢竟,發自肺腑的掌聲,能代表民意、傳達心聲、凝聚意志。這樣的掌聲,起于內心深處,表于無意之間,響于無言之處。這樣的掌聲,是心靈的雷鳴,不是禮節性的表達;是自發的行為,不是領掌者的誘導;是桃李紅白皆夸好的由衷流露,不是垂柳“托兒”競相發揮的矯揉造作。
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歡( )。
A.有禮節的掌聲
B.雷鳴的掌聲
C.表態性的掌聲
D.由衷的掌聲
58.這當然不是說,咱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就不到別人那里去學造火箭,但一個基本常識是,一個有志氣的民族無論學人家做什么事,都不會舍自己之本去逐人家之末。當然,走出國門學漢語是個別的,但也不能不慎而待之,因為流行的崇洋之風已把相當一些人搞糊涂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 )。
A.向外國人學造火箭是舍本逐末的行為
B.走出國門學漢語是舍本逐末的,必須慎重對待這類崇洋之風
C.中國是一個有志氣的民族,不會向外國人學習比自己弱的東西
D.還有相當一些人想走出國門學漢語,必須慎重對待這種崇洋之風
59.改革開放以來,進城農民工已經經歷了從原生代到新生代的變化。而兩代進城農民工的共同點在于:生活在城市的主要是青壯年,而他們所贍養的人口、整個家庭基本上仍留在農村,他們的根仍在農村。這使得多數農民工家庭“一分為二”,變成分居于城鄉之間的兩棲居民和兩棲家庭,形成“一家兩地、一家兩制”模式。這種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產生許多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甚至導致個別家庭破裂,釀成危機。
根據這段文字,對“兩棲家庭”的描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
A.“兩棲家庭”是新生代農民工特有的生活模式
B.進城農民工經歷了從原生代向新生代的變化
C.“兩棲家庭”的強勞動力主要生活在城市中
D.個別“兩棲家庭”的破裂是由“一家兩地、一家兩制”生活模式造成的
60.玉米和辣椒都是普通的食物,然而人們發現它們有很多不凡之處。且不談其各種營養對人體的益處,單是產所含的食用色素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在玉米中,有黃色素;在辣椒中,有紅色素,這兩種食用色素,可廣泛應用于人造奶油,糖果、糕點等食品的著色。
這段話主要談論的是( )。
A.玉米和辣椒對人體的益處
B.玉米和辣椒的不凡之處在科研領域的應用
C.玉米和辣椒的營養價值與吸引力
D.玉米和辣椒所含的食用色素及其應用價值
浙江公務員網(ww.zjgwyw.org)答案及精解
56.B【解析】這是一篇“分—總”結構的文段。先列舉了科學家和以色列人的兩個例子,闡述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應從人的眼睛中發現一些重要的信息,所以答案為B項。
57.D【解析】文段中作者用了“發自肺腑的掌聲”、“起于內心深處”、“自發的行為”、“由衷流露”可知,作者喜歡的,是“由衷的掌聲”。所以答案為D項。
58.B【解析】由文段第一句話,可排除A項。文段完全沒有提到是否應向外國人學習比自己“弱”的東西,可排除C項。B、D兩項都提到了對于這種走出國門學漢語的舍本逐末的行為,必須慎重對待這類崇洋之風,但文段中提到“走出國門說漢語是個別的”,可排除D項。所以答案為B項。
59.A【解析】文段中提到“新老兩代進城農民工的共同點在于……兩棲居民和兩棲家庭”,并非是新生代農民工所特有的。所以答案為A項。
60.D【解析】由文段第二句話,“單是它們所含的食用色素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而下文所談的也都是色素。所以答案為D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