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十三)
從“橫空出世”到隨后的“星火燎原”再到近幾年的“窮途末路”小靈通終于即將完成其歷史使命。在表面上,小靈通占用了TD的頻段,隨著3G的啟動,小靈通必然因為頻段的清理而被“清退”:從深層看,其根本原因則是原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以及中國網通(現在的中國聯通)都已經獲得了移動牌照,在其他通信技術的競爭壓力之下,小靈通唯有選擇主動退出。對于中國通信業,因為小靈通既不屬于“手機”,也不屬于固定電話,它的退出,將意味著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通信時代”的終結;對于消費者,小靈通更是打破移動資費壟斷堅冰的一把利斧,憑借綠色環保,尤其是費用低廉的雙重優勢,它迅速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到目前為止,小靈通在農村三、四級市場仍然擁有較高的占有率,2006年,小靈通用戶突破9000萬,逼近l億,達到歷史最高峰。此后,隨著移動電話對固定電話功能替代的加強,小靈通的迅猛增速“嘎然而止。”隨著移動資費的明顯下降,小靈通費用低廉的優勢不再明顯;同時,由于電信和網通逐步停止對小靈通投資更新,其服務質量也開始下降,加上無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它的局限性日益突出。2008年的電信重組和3G發牌,讓中國電信和原中國網通正式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移動牌照,小靈通--這一曾經代表了中國電信發展移動業務沖動的特定通信產品也即將完成其歷史使命。
71.不屬于“小靈通額迅猛增速‘嘎然而止’”原因是( )。
A.2008年電信重組和3G發牌 B.小靈通的更新力度和服務質量都有所下降
C.小靈通無法漫游是根本性弱點 D.移動資費下降使小靈通資費優勢不再明顯
72.最足以闡述“窮途末路”含義的現實狀況是( )。
A.小靈通終于即將完成其歷史使命
B.中國電信以及中國網通(現在的中國聯通)都已經獲得了移動牌照,在其他通信技術的競爭壓力之下,小靈通唯有選擇主動退出
C.隨著移動對固定電話功能替代的加強,小靈通的迅猛增速“嘎然而止”
D.隨著移動資費的明顯下降,小靈通費用低廉的優勢不再明顯;同時,由于電信和網通逐步停止對小靈通投資更新,其服務質量也開始下降,加上無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它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73.對于市場和和消費者,小靈通的重要意義在于( )。
A.不需要移動牌照就可以提供移動服務
B.不需要更新技術就可以提供優質服務
C.突破自身缺陷實現中國電信發展移動業務的創業沖動
D.憑借自身廉價而優質服務打破了移動業務的價格壟斷
74.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
A.小靈通如果不用TD頻段就不必退市
B.小靈通如果不退市用戶就將繼續猛增
C.小靈通即將完成中國電信發展移動業務的任務
D.小靈通如果受到3G的打壓就失去資費的優勢
75.本文可以標題為( )。
A.小靈通的市場優勢 B.小靈通的退市命運
C.小靈通與移動牌照 D.小靈通的歷史使命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精解
71.【解析】A。文章提到了“小靈通額迅猛增速‘嘎然而止’”的原因,“移動電話對固定電話功能替代的加強”、“移動資費的明顯下降,小靈通費用低廉的優勢不再明顯”、“電信和網通逐步停止對小靈通投資更新,其服務質量也開始下降”、“無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這四項。選項A是小靈通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而非其增速停止的原因,故A為正確答案。
72.【解析】B。 “窮途末路”意味著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小靈通最終退出歷史舞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原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以及中國網通(現在的中國聯通)都已經獲得了移動牌照,在其他通信技術的競爭壓
力之下,小靈通唯有選擇主動退出。選項A不是其現實狀況的描述。選項C、D只是描述了小靈通業務量減少,還不至于“窮途末路”。故本題的答案是B。
73.【解析】D。題目要求從“市場和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小靈通的意義,四個選項中只有D是從市場和消費者的角度闡述的。選項A、B、C都是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談小靈通的意義。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74.【解析】C。A選項TD頻段只是小靈通退市的表面原因,其不是小靈通退市的充分條件,此選項錯誤。文中末二三句已經提到小靈通即使不退市,其迅猛增速“嘎然而止”,因此B選項錯誤。小靈通受到3G的打壓只能自動退出,資費優勢根本談不上,所以選項D錯誤。由文章最后一句可得出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75.【解析】B。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小靈通不得不退市的原因。整篇文章一直圍繞退市展開論述,因此,本文的標題中應體現退市。選項A、C都不是文章所指的重點。選項D文中有提及,但是作為標題而言,此提法不夠具體。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