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十五)
1.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營造自己的生活、生存中心。它的巢是____的房子。蔡倫在改進造紙術之前目睹過胡蜂的建筑過程而受到啟發,無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學家了。
依此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獨具匠心 名不虛傳 B.自然而然 貨真價實
C.兢兢業業 巧奪天工 D.無師自通 名副其實
2.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____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____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
依此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傳達 虛浮 B.包涵 虛無
C.貫穿 空洞 D.體現 枯燥
3.在知識快速更新的今天,____只是一個符號,工作勝任的關鍵還是在于能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學歷B.學力C.學識D.學問
4. 寄生植物,____,它是靠攫取寄主的養料和水分來養活自己。許多寄生植物葉片的形狀和寄主大致相似,便于____,而且搶占高枝,搶占向陽的位置,雖然毫無根底也要____,出盡風頭。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名副其實冒名頂替裝模作樣 B. 顧名思義冒名頂替裝模作樣
D C. 顧名思義魚目混珠虛張聲勢 D.名副其實魚目混珠虛張聲勢
5. 新古典經濟學以市場為導向的主張在西方環境政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研究方法也受到廣泛的____。有人認為,完全市場化C。的環境政策其結果會適得其反,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損害將有增無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批評 B.懷疑 C.關注 D.批判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解析
1.D【解析】句首提到“本能的作用”,相應于“無師自通”,即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通曉;巧奪天工:人工制作精巧勝過天然,不符合胡蜂這一主體。名副其實:名稱與實質相一致。此處用來說明胡蜂的建筑術的高超。
2.C【解析】傳達:向別人轉述;包涵:包括,含有;貫穿:貫串,穿過,連通;體現:某種性質或現象通過某一事物具體表現出來;能夠用在藝茶過程中的應為“貫穿”。虛無:指不存在的,空虛的,這里要說的是無藝之“道”是空無所有的,應為“空洞”。虛浮和枯燥與題意無關。
3.A【答案】解析:學歷:是指一個人最后也是最高層次的一段學習經歷,以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實施學歷教育、有國家認可的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B)學力:是指經過學習達到的水平和具有的能力,但不一定能得到教育機構所頒發的證書。(C)學識:學問知識。(D)學問:泛指知識。根據題干,本題要選一個和“能力”相對的詞,只有“學歷”是最有可能空有虛表,而沒有實際能力的,所以正確答案是A。
4.C【解析】顧名思義:從名稱想到所包含的意義;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與實際相符。這一句話,后半句就是對前面的解釋,所以用“顧名思義”正確。魚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冒名頂替: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假冒別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竊取他的權力、地位。句中沒有替他干事的意思,用“魚目混珠”合適。虛張聲勢:假造聲勢,借以嚇人;裝模作樣:故意做作,故作姿態。從搶占高枝、出盡風頭等詞語看,應該選“虛張聲勢”。
5.B【解析】 “有人認為,完全市場化的環境政策其結果會適得其反”。由此可以看出,前面的研究方法是遭受到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