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十八)
1.在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里,人該與自然節奏和天地韻律沆瀣一氣,追求與宇宙合一;既然“節”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是“天”、“地”的節奏,自然也該是“人”的節奏,是連通自然節奏與人生命運的“節點”。 自然也該是“人”的節奏這句話中的“自然”意為:
A. 當然 B.那么 C. 天地自然 D.都可能
2.真誠永遠都像鏡子一樣,當你真誠面對公眾時,公眾肯定會讀到你的真誠;即便你存在錯誤和自己沒有發現的過失,那可能是智力問題,或者是現有的行為模式和智力結構所無法避免的,公眾也會原諒。 本句的主旨是:
A. 無論正確錯誤都應該真誠面對公眾 B.公眾能讀懂你的真誠
C. 真誠面對公眾,公眾會原諒你的錯誤 D.真誠是鏡子
3.利己和利他相結合的集體主義,是利益主體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道德基礎,也是培養青年利他行為必須堅持的道德原則,因為集體主義本身就會有利他性的自主意愿、行為方式和客觀結果。與這句話所述原則不相悖的觀念是:
A. 拔一毛利天下不為也 B.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C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D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4.荷蘭作家布魯馬指出:“德國人理解二戰的關鍵不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或柏林之戰,而是在發現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那一刻;日本人的理解則不在珍珠港或中途島之戰,而是廣島原子彈。” 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項是:
A. 德國能夠反思二戰給別國人民帶來的災難
B.日本能夠認識到二戰給本國人民帶來的災難
C. 日本認識到二戰中美國人給自己帶來的災難
D.日本在回避二戰給別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
5.“人造太陽”的原理,就是在這臺裝置的真空室內加入少量的氫同位素氘或氚,通過類似變壓器的原理使其產生等離子體,然后提高其密度、溫度使其發生聚變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人造太陽”指:
A.由氫的同位素氘或氚組成的物質 B.一間真空室
C. 一臺裝置 D.會產生巨大能量的物質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解析
1. A【解析】 根據“……也該是‘人’的節奏”中的“也”,可以判斷“節”是“天”、“地”的節奏,(當然)也該是“人”的節奏。因此,自然在這里是當然的意思。
2. A【解析】 主旨,是用意和目的。這段話的主旨是說應該真誠面對公眾。A符合。C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是可以通過分析排除C。因為“你”不一定會犯錯。即使“你“正確,對觀眾也要真誠。
3. C【解析】 A違背上述原則。B與題干無關。D動機是為了利己。
4. B【解析】 “日本人的理解則不在珍珠港或中途島之戰”,中途島之戰日本慘敗,傷死巨大,損失慘重,可見,日本沒有能夠認識到二戰給本國人民帶來的災難。
5. C【解析】 “‘人造太陽’的原理,就是在這臺裝置的真空室內加入少量的氫同位素氘或氚……”,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人造太陽”指的是一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