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專業“不對口”不應成為借口
有名剛就業的大學生來找筆者,說他自己學的專業與現在的工作崗位不對口,擔心做不好工作,出不了成績。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在我國,由于體制原因,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取向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對接尚難以協調,有的專業更是供大于求。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找工作難,找對口工作更難。然而,天無絕人之路,不對口不應成為大學畢業生做不好工作、難出成績的借口。
專業能對上口,固然很好,一旦對不上口,也不必悲傷,更毋須頹喪。美國教育家威廉沃德說過:“生命并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你并不是在發現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創造你自己。”
專業不對口,表面上看是一種挫折,然而往深處想,或許會提供一次機遇。我國著名圍棋教練邱百瑞先生,在大學將要畢業時,突然得了嚴重的肺結核病。在家養病時,哥哥為幫他排憂解悶,就陪他下圍棋玩。這一玩他興致漸濃,最后成了“邱百段”。專業對口不對口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敬業和用心,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專業不對口,可以照樣干得歡,且照樣能干出成績來,其原因在于:每個人都有潛能,只要激發出來,便能塑造全新的自我。所謂的對口與不對口都是相對的。
專業不對口,有時更意味著素質的鍛煉和智慧的積累。有個美國小伙子中學畢業后立志做一名商人。后來他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但沒有直接去讀貿易專業,而是選擇了最基礎的專業——機械。大學畢業后,他沒有馬上投身商海,而是考入芝加哥大學,開始攻讀為期3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具備商人素質之后,出人意料的是,他又考上了公務員,去政府部門工作。5年后,他才辭職下海經商。又過了兩年,他開辦了拉福商貿公司。20年后,這家公司從最初的20萬美元發展到2億美元。他就是美國知名企業家比爾?拉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環境的變化,隨著自己的努力,從前的不對口可以成為今天的對口,從前的不對口造成的缺陷可以成為今天的優勢。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可以成為對我們有利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