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時評:深化改革,健全醫療體制
“健全醫療體制”是公務員考試復習的要點之一,考生在申論的復習過程中需加強對這一方面的了解。醫療服務包括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防疫、接生、計劃生育方面的服務,以及與之相關的提供藥品、醫療用具、病房住宿和伙食等的業務。
一、時事鏈接
1.2009年3月27日,山東省淄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全市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傳達了全省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了2008年全市醫療器械監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09年工作任務。
2.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社會公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該《意見》提出了“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近期目標,以及“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的長遠目標。
3.2009年8月8日,由寧波市醫學會組織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培訓會議于2009年8月8日在寧波飯店召開。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主任臧焰在會議上指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要從科學和法律二個角度來正確認識鑒定工作的嚴肅性和重要性。
4.2009年11月3日中午,嬰兒徐寶寶因高燒、眼眶部腫脹等癥狀入南京市兒童醫院住院治療,次日清晨5點多不治身亡。據嬰兒家屬反映,嬰兒住院病情惡化時,家屬幾次向值班醫生反映病情,由于醫生打游戲、睡覺等原因,都遭到拒絕,從而導致最終嬰兒因病情嚴重身亡。
二、真題回顧
200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員考試:SARS沖擊下的農村醫療體系
三、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熱點分析
1.現狀及原因
第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東西部、城市與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極不均衡,大部分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農村、社區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基本的醫療功能。
第二,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趨勢。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導致部分地區、部分醫院醫療設施陳舊;在企業發生困難時,職工無法得到有效的醫療保障;同時也導致部分醫院產生逐利傾向。
第三,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農民工、農民、低收入者很可能因醫療保障覆蓋面過窄而無法享受應有的基本醫療保障。
第四,醫療費用由國家、企業包攬,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造成嚴重的浪費。一方面是大多數人無法享受應有的醫療保障,而享受優質醫療的人,尤其是公費醫療者,對醫療資源造成極大浪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管理機制,部分地區存在嚴重的藥品與醫療器械浪費問題。
第五,政府對醫療機構監管不到位。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來監督和制約醫療機構對于醫療過程中的違法行為、醫療器械及藥品購買過程中的違法行為。
2.思考及對策
第一,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構建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從而社區可以承擔起基本醫療功能。
第二,加大財政投入,尤其是對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等醫療設施嚴重缺乏的地區的醫療財政投入。
第三,改革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從源頭上抑制醫藥費用過快增長,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改革社會保障體系,使流動性較大的農民工、收入較低的低收入者、農民都能夠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統籌管理醫療資源,調整公費醫療者的自費醫療比例,從而節約藥品與醫療器械。
第四,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既要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又要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通過良好的服務、誠實的勞動和高超的技術,獲得較高的報酬。
第五,建立健全相關監管機制,監督和制約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出現各種違法行為,從而切實保障患者的合法利益。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在監督過程中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推薦閱讀: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