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循環經濟在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既要遵循生態學規律,同時又要遵循經濟學規律。違背生態規律的經濟增長,必將失去環境資源的支撐;而偏離經濟規律的經濟活動,也同樣難以持久。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目前發展循環經濟應當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推動:
第一,發揮政府優勢,從上到下來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西方國家在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發展循環經濟,而我們是在從粗放到集約的過程中發展循環經濟。目前,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主要是考慮經濟效益,或迫于環保、公眾、國際市場的壓力;不少地方發展循環經濟主要是出于提升城市或地區形象,往往缺少實質性政策措施。因此,需要各級黨政官員增強發展循環經濟的緊迫感,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第二,既要加快循環經濟立法,也要加強環境保護執法。我國有許多環境法律、資源管理法律與循環經濟有關,但這些法律法規的執行并沒有完全到位,在不同的地方,執行情況也不一樣。要通過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為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省、生態市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發展循環經濟是整個國家的需要,有必要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環經濟法規,使循環經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加快改革政府政績考核機制,逐步建立綠色經濟核算體系。目前,在許多地方,對黨委政府的政績考核仍然過于看重GDP、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以致對經濟增長的環境資源成本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忽視現象。現行的GDP不能反映為使經濟增長而使環境資源付出的代價,而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還有很多技術和觀念的障礙,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當務之急是改革現行的政績考核機制,建立一套能夠使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考核標準。對環保考核,特別是各級政府簽訂的環保責任書,要嚴格考核,嚴格獎懲,以發揮應有的導向作用。
第四,正確處理政府推動與市場機制的關系,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經濟制度。發展循環經濟,政府的行政推動是重要的,但關鍵是建立市場機制。這就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經濟制度體系,包括生態環境要素的定價和有償使用制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消費者責任制度,政府責任制度和對循環經濟企業的激勵制度等等。
現階段為鼓勵循環經濟發展,國家應該在財政稅收政策方面給予支持。財政補貼方面,政府可以考慮給開展循環經濟的企業采取物價補貼、企業虧損補貼、財政貼息補貼、稅前還貸補貼等形式。購買支出方面,政府可通過實際的綠色購買行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進而影響消費者和企業的生產方向。對資源稅收制度和資源價格要系統研究,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第五,國家要大力支持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沒有技術上的可行性,或在現有技術水平下循環利用資源的成本很高,就沒有經濟上的可行性,就不可能實現循環經濟模式。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循環經濟技術體系建設,創造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科研環境。建立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國家可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研究或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鼓勵和幫助企業投入循環經濟技術研究。
第六,鼓勵公眾參與,推動生態循環型社會建設。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鼓勵支持公眾參與,許多企業也是在公眾環境意識、社會道德和國家環境法律的壓力下,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在對公眾、官員和企業領導加強各種環保教育的同時,推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鼓勵支持社會公眾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綠色消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續消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