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沖刺練習(46)
1.公共產品:指由公共部門提供的用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產品。其中,純公共產品是指任何一個人對某種物品的消費不會減少其他人對其消費的物品。
下列屬于純公共產品的是( )
A.一國的國防 B.因擁擠而收費的高速公路
C.城市中建設的免費公園 D.商場提供的免費贈品
2.精神磨損:指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而貶值。
下列屬于精神磨損的是( )
A.某企業有一臺高精度磨床,使用年限為10年,但是由于高效率使用,僅僅兩年,一些主要部件已經需要更換
B.找到新工作后,小陳購買了一臺價格昂貴的手提電腦。僅僅過了一年,該電腦雖然保養如新,但是已經不值多少錢了
C.老蔡是一位遠近知名的質樸木匠,對于電刨、電鋸,就是覺得不順手,因此他幫人家打家具時所用的刨、鋸等木工用具仍然是傳統的
D.某企業進口了一套最先進的冶煉設備,但由于技術人員積極性不高,致使這些進口設備的效率并沒有充分發揮
3.間接正犯:指利用他人作為工具來作案,其與被利用者不存在共同犯罪。
下列屬于間接正犯的是( )
A.在一起入室盜竊案中,某甲只負責望風,沒有實施具體的盜竊
B.某甲預謀毒殺一個病人,想方設法將毒藥交與不知情的護士
C.某甲將搶劫得到的珠寶賣給了不知情的收購商
D.某甲將非法獲得的照片免費發送給網友傳閱
4.合同詐騙罪: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財物,并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下列不屬于合同詐騙罪的是( )
A.周某使用偽造的金融票據,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的信任,并騙得其財物,數額較大
B.宋某為擴大經營,與甲公司簽訂合同,購買甲公司價值50萬元的電器產品,言明款到發貨。次日,宋某匯出5萬元現金后,將匯票存根上的金額涂改為50萬元,復印、傳真給甲公司,騙取甲公司將貨物全部發出
C.吳某使用宋某的假名,分別與永安財產保險北京分公司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房山支公司簽訂保險代理合同,約定為該公司代銷保險業務,并取得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截至當年年底,吳某共獲取代收的保險費近31.5萬元,但拒不向永安公司交付,并揮霍一空
D.林某利用任某市工商局會計保管本單位支票之便利,私刻出納員鄧某、局長陳某的印鑒和單位公章,先后多次私自開具支票,騙取本單位資金合計20萬元
5.疑病現象:指人們將輕微的身體不適現象看成嚴重疾病,反復多次檢查。特別是當親友、鄰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下列屬于疑病現象的是( )
A.好友因病去世,王某情緒低落,一段時間對工作毫無積極性
B.由于工作壓力太大,再加上親友的去世,李某操勞過度住院了
C.一工友因肺病去世,由于工作于同樣的環境,大家都覺得自己也患了肺病
D.小王在職稱晉升中受阻,她懷疑單位個別同事在其中搗鬼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解析
1.【解析】A。B項收費高速公路正體現出資源的有限性,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會影響到另一個人對該物品的消費;C項也存在上述問題,公園不能無限制容納消費人群;D項不是由公共部門提供的物品,所以三者都不是純公共產品。只有A項符合定義。
2.【解析】B。A項磨床貶值不是因為技術進步所致,C、D不存在機器、設備貶值的問B項手提電腦買時昂貴,可一年后雖然保養得很好但仍舊貶值,說明是由于技術進步所致。故正確答案為B。
3.【解析】B。A項甲參與到具體作案過程中,和其他人構成共同犯罪;C項是銷贓行為,不存在利用他人作案這一要素;D項是直接正犯,沒有利用他人作案的行為存在。
4.【解析】D。本題的關鍵是抓住“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這一要素,D項很明顯與合同無關,故當選。
5.【解析】C。A、D項沒有身體不適這一要素,B項確實生病,只有C項符合定義要素,故應選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