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每日練習(1)
一個細菌經過20分鐘左右就可以一分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變成十株葡萄,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葡萄莖,一年內就長出數百株草莓苗……凡此種種,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為二或一小部分的擴大來繁衍后代,這就是無性繁殖。無性繁殖的英文名稱叫Clone,譯音為“克隆”。現在,“克隆”的含義已不僅指無性繁殖,也包括“無性繁殖系”。凡是來自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一群個體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
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在正常情況下都是依靠父方產生的雄性細胞(精子)與母方產生的雌性細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細胞經過一系列細胞分裂長成胚胎,最終形成新的個體,這種依靠父母雙方提供的性細胞,并經兩性細胞融合產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們用外科手術將一個胚胎分割成兩塊,四塊,八塊……最后通過特殊的方法使一個胚胎長成兩個、四個、八個……生物體,這些生物體就是克隆個體,而這一群個體就叫做無性繁殖系。
克隆羊“多莉”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的威爾莫特等人先給“蘇格蘭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后,用極細的吸管從卵細胞中取出核。與此同時,從懷孕三個月的“芬多席特”六齡母羊的乳腺細胞中取出核,將它注入“蘇格蘭黑面羊”的卵細胞中,手術完成后,用相同頻率的電脈沖刺激換核卵,讓“蘇格蘭黑面羊”卵細胸質與“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細胞的核相互協調,使這個“組裝”細胞在試管里經歷受精卵那樣的分裂、發育而形成胚胎的過程。然后,將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宮里。經過一段時間后,這只“護理”體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產下了小綿羊“多莉”。“多莉”不是由母羊的卵細胞和公羊的精細胞受精的產物,而是“換核卵”一步步發展的結果。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各國引起了震驚,原因在于卵細胞中換進去的是體細胞的核,而不是細胞核。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
1.下列對“克隆”的含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動植物通過無性繁殖而擴大繁衍后代
B.來自同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個體
C.用人工的方法將生物胚胎融合而產生的后代
D.動植物“無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系”的總稱
2.對第三自然段有關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多莉”是科學家利用兩只羊的不同細胞核而“組裝”成的克隆羊
B.“多莉”仍然是用母羊“護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綿羊,因而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克隆
C.克隆羊胚胎形成的過程與受精卵形成胚胎的過程是相同的
D.“多莉”是科學家利用試管受孕技術創造出來的小綿羊,因此被稱為克隆羊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解析:
1.C【解析】A、B、D項可以第一自然段中得出,C項文中并未提及,故正確答案為C。
2.C【解析】A不正確,“多莉”仍用的是一只羊的體細胞核。D不正確,試管受孕仍然是精卵結合,不是“換核卵”技術。C正確,雖然“換核卵”與“受精卵”本身不同,但它們形成胚胎的過程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