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行測答題技巧
眾所周知,公務員考試行測由于題量大、時間少等特點,歷年考試中,幾乎很少有人能夠全部將題目答完。但是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專家認為,行測考的是技巧,有些門道你不得不掌握。這就像圍棋里的“手筋”,懂了就容易,不懂就永遠不會。本文就行測答題技巧給應試者提供一些參考,希望對應試者有所幫助。
行測是公職類考試中最有代表性的科目,行測試卷的構成經過不斷調整之后,近幾年穩(wěn)定為五個模塊,分別是“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與“資料分析”。
這五個模塊又分別包含相應的分類題型,對應考查的是與機關行政工作密不可分的幾種核心能力。事實上,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shù)學計算、處理資料的能力也是作為現(xiàn)代社會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
從絕對意義上講,行測試題沒有過于困難的,只要時間足夠,多數(shù)人都可以完成。但問題就在于時間太少,根據(jù)往年經驗,大多數(shù)應試者最終都答不完試卷。那么在這種題量大而題目難度不大的情況下,取勝的要素就是提高效率和準確度。多做練習,尤其是真題練習,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如果要提高準確度,就必須要有技巧了。
有過考試經驗的人,應該比較清楚自己強弱環(huán)節(jié),而對于首次應考的應試者,建議可以先用浙江歷年行測真題做一次實戰(zhàn)模擬,然后對照答案。如果該模塊的正確率在六成以上,則說明較為擅長,否則即為需要重點提高的模塊,在接下來的復習備考中要注意有所偏重。
普遍來講,文史類應試者擅長言語理解和常識判斷,而理工科應試者更精于數(shù)量關系和邏輯推理。所以在了解了行測的性質與結構特點之后,應試者在做復習計劃的時候要結合個人特點做到有針對性,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根據(jù)以往經驗,一些應試者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行測》試題難度不大,幾乎所有經典題型涉及的知識點都已經盡在掌握,但真正上了考場才明白,自己對知識與技巧的掌握還沒有熟練到信手拈來的程度,在時間壓力與精神壓力之下,原本認為容易的題目也沒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搞定,諸如此類,最終的成績也很難會讓人滿意。所以應試者要結合自己的復習計劃,有步驟地補強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定期做模擬測驗。
模擬測驗一定要嚴格控制時間,一套完整的試卷要在120分鐘內完成,這樣才能培養(yǎng)并適應考場的感覺,最大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而對于在職備考的應試者,也許很難抽出120分鐘時間做一整套的試題,建議這類應試者,可以將模擬測驗分模塊進行,每個模塊在試卷上也都有參考的時間,盡量避免盲目、散亂地做題。
行測試卷全部由客觀題構成,涉及的知識點以中學時期所學為主。中小學時期的考試目的主要在于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行測考試則是以公共知識為載體,測查應試者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非常講究解題技巧。
以數(shù)學計算部分為例,如果應試者把每道題目都當做中小學的應用題來做,計算出結果再對照選項選擇答案,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你答完題目再看看手表,會嚇一大跳的。
所以,這些“手筋”你得好好學了。
【舉例】
甲乙共有圖書260本,其中甲有專業(yè)書13%,乙有專業(yè)書12.5%,那么甲的非專業(yè)書有多少本()
A.75 B.87 C.174 D.67
【解題思路】
本題可以按照傳統(tǒng)方法硬算,也會得出結果為B。但是,如果應試者熟悉相關的技巧就能迅速解題。甲有專業(yè)書13%,因為書的數(shù)目一定是整數(shù),所以甲的書總數(shù)一定能被100整除,四個選項中87最為明顯,將87+13=100代入驗證符合題干要求。掌握這個技巧,就能節(jié)省大量時間。
“三人行必有你師。”行測的學習訓練時間久了不免枯燥,建議應試者在備考過程中找考友、伙伴一起學習,彼此可以交流切磋,取長補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