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淺談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追求什么樣的政績,是衡量一名領導干部能否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自己的試金石。“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人民公仆,就是要為老百姓辦實事,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上”;“當官的最高境界就是為老百姓辦實事,要使群眾認可”。“為民書記”鄭培民的這些質樸語言,對正確的政績觀這一問題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淺談如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那么,怎樣才算是正確的政績觀呢?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只有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才能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判斷政績觀正確與否,其根本尺度就是看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首先,正確的政績觀需要體現全面發展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的事業,是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共同進步的事業。所以,判斷政績觀正確與否,需要我們擯棄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人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改善的觀念,擯棄重局部輕全局,只從局部利益出發,不從全局考慮問題,甚至為了追求局部利益不惜犧牲全局利益的觀念。只有善于在全局上謀發展,注重各方面工作的整體推進,這樣的政績觀才是科學的。
其次,正確的政績觀需要體現協調發展的要求。協調發展是指經濟、社會、自然等各個方面的發展要布局合理、動態平衡,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經濟與政治及文化的發展要統籌兼顧、相互促進。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自覺協調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統籌協調好地域、城鄉、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差距較大的問題,使發展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互銜接、良性互動,探索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的軌道。
再次,正確的政績觀需要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就是說,要避免重近輕遠,只注重多出政績、快出政績,對長遠發展卻缺少統籌規劃的誤區,改變那種只管建設、不管保護,只顧眼前增長、缺乏長遠打算的錯誤做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的關系,注重發展進程的持久性、連續性,保證一代一代永續發展。
最后,正確的政績觀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真正的政績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實績,是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實績,應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的檢驗,而不是做給上級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因此,要始終把群眾的情緒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指出的:“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說到底就是要忠實實踐黨的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有形之碑,固然可以廣而告之,昭示天下;而彌足珍貴、真正能夠流芳百世的,還是老百姓的口碑。只有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一切以人民的意愿為皈依,才能創造出真正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政績。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