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三十)
1.不同利益群體的特定體制中所受束縛與保護的程度是不同的,相對而言,束縛少而保障多的群體會覺得體耕公平,反之會覺得不公平進而要求變革。轉軌過程的情況與此類似,某個群體擺脫的束縛多于失去的保障,甚至是只擺脫束縛而不失去保障,他們會擁護改革并認為它公平;相反,擺脫束縛少而失去保障多的,他們就會認為不公平而有可能反對改革。
下列說法概括主旨最準確的是( )
A.改革有時會造成對某些群體的不公平 B.改革應該對所有群體公平一致
C.不同的利益群體不可能全都支持改革 D.是否支持改革與不同的利益群體相關
2.人類的未知領域并非一個閉合的圓圈,而可能是在許多維度上呈開放型的無限空間。人類知識的積累,實際上是在這個無限空間里不斷向更廣闊更深邃處延伸的過程。無論對人類全體還是對每個個體而言,知識的增長都意味著所知更多、面臨的未知領域更大。
這段話主要想說明的是( )
A.人類永遠面臨知識貧乏的困境 B.人類應該努力豐富知識寶庫
C.人類永遠面對探索未知的挑戰 D.人類應該更加敬畏求知領域
3.所謂“建筑藝術”指的只是建筑的“藝術性”,單純就此而言,與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純藝術的“藝術性”相較,有時并不在其下,甚至還可能超過而且不可替代。但除了紀念碑、紀念塔、凱旋門等極個別者幾乎可以視同為雕塑那樣的純藝術以外.建筑多具有實用功能,不能與其他純藝術作品簡單混同。
這段話主要闡明的是( )。
A.建筑藝術與純藝術有差異 B.建筑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
C.建筑中只有部分是純藝術 D.建筑藝術具有不可替代性
4.居民點用地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地,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和級差收益。一般來說,工業用地的價值為農業用地的100倍,商業用地的價值又為工業用地的100倍。我國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290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0.134%,據估計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提供產值70萬元。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是( )
A.我國城市建成區占國土面積不足千分之一
B.商業用地的價值約為農業用地的一萬倍
C.城市居民點用地價值超過工業用地
D.每平方公里城市土地的價值為70萬元
5.在一個給定時刻,每個國家的資本、勞動力和資源等稟賦是給定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稟賦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發達國家的資本和人力資本積累了數百年,勞動力相對稀缺,所以適合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中國家的富裕要素是勞動力和土地,所以有競爭力的產業應該是勞動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
文中所謂“稟賦”,指的是( )
A.勞動力的才能 B.勞動力的素質
C.一國的資本和自然資源 D.一國發展經濟的先天條件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由文段“束縛少而保障多的群體會覺得體制公平,反之會覺得不公平進而要求變革”可知,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同的利益群體因所受束縛與保障的程度不同,不可能全都支持改革。故本題選C。
1.C [解析]由文段可知,人類因所知越多,才知未知更多,因此人類永遠面對探索未知的挑戰。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
3.B [解析]題目中首先明確了“建筑藝術”的概念,即體現了其“藝術性”,然后通過轉折詞“但”表達了大多數建筑具有的實用功能,即其“實用性”。因此這段話主要闡明的是建筑兼備的特性,即“藝術性”和“實用性”并舉。因此正確答案應該是B項。
4.B [解析]一道典型的細節判斷題,需要考生仔細閱讀文段中的表述。根據文中“工業用地的價值為農業用地的100倍,商業用地的價值又為工業用地的100倍”可知B項表述正確,“商業用地的價值約為農業用地的一萬倍”。
5.D [解析]這道題目考查了考生把握詞語在語境中具體含義的能力。文段中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對比,根據不同的經濟基礎和先天條件,使得發展模式有所不同。很顯然這里的“稟賦”指的是一國發展經濟的先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