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量關系之數學運算每日一練(1)
1.24689-1728-2272的值為( )
A.689 B.713 C.521 D.479
2.王杰要在一個長50米,寬30米的長方形水池旁植樹,每隔10米植1棵,并且四個角都植樹。一共可以植( )棵。
A.14 B.15 C.16 D.17
3.一個水池有兩個排水管甲和乙,一個進水管丙。若同時開放甲、丙兩管,2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同時開放乙、丙兩水管,3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單獨開丙管,60小時可將空池注滿。若同時打開甲、乙、丙三水管,要排空水池中的滿池水,需多少小時?( )
A.7 B.8 C.9 D.10
4.A、B兩地相距380千米。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原計劃甲每小時行36千米,乙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但開車時,甲車改變了速度,也以每小時40千米速度行駛。這樣相遇時乙車比原計劃少走了多少千米?( )
A.9.8 B.11 C.10 D.10.5
5.3時時,時針和分針成直角。什么時刻時針和分針第一次重合?( )
A.3時15(11/13)分 B.3時16(4/11)分
C.3時14(9/10)分 D.3時11(7/10)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參考答案
1.A【解析】先用心算將兩個減數相加,1728+2272=4000。然后再從被減數中減去減數之和,即4689-4000=689。
2.C【解析】在長方形四周植樹,植樹的棵數段數,不要加1,因為封閉的路線首尾相接,重合了。
長方形的周長:(50+30)×2=160(米);一共可以植樹:160÷10=16(棵)。
3.D【解析】由于題中告訴我們三個條件:①同時開啟排水管甲和進水丙,用2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由此可知,甲水管工作20小時與丙水管工作20小時的工作量之差恰好是滿池水。②已知同時開啟排水管乙和進水管丙,用3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由此可知乙、丙兩水管同時工作30小時的工作量之差也恰好是滿池水。③已知丙水管工作60小時,可將空池注滿水,故其工作效率為1/60。利用上述三個條件我們可以求得甲、乙兩水管的工作效率,進而計算同時開啟甲、乙、丙三水管將池水排空所用的時間。由條件①和條件②計算甲的工作效率為:1+1/60×20÷20=1/15;由條件②和條件③計算乙的工作效率:1+1/60×30÷30=1/20;所以同時開啟甲、乙、丙三水管將滿池水排空所用的時間為:1÷1/15+1/20-1/60=1÷1/10=10(時)。
4.C【解析】根據“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這個數量關系式先求出甲、乙兩車計劃相遇時間與實際時間,再求出乙計劃與實際走的路程,最后求出二者之差。380÷(40+40)=4.75(時),380÷(40+36)=5(時);40×(5-4.75)=10(千米)。
5.B【解析】分針在鐘面上走1圈,時針只前進“1個字”,即分針走60分(鐘面上為60格),時針只走5個分格。以分針前進的速度為單位“1”,時針前進的速度則只為“1/12”。3時時,時針與分針之前的“差距”是15格(每格代表1分鐘)。分針前進時,時針也在緩慢地前進,分針要花多少時間(分鐘)才可以“追上”這15格呢?列式為:15÷1-1/12=15÷11/12(11/12)=16(4/11)(分)。
相關文章
A.689 B.713 C.521 D.479
2.王杰要在一個長50米,寬30米的長方形水池旁植樹,每隔10米植1棵,并且四個角都植樹。一共可以植( )棵。
A.14 B.15 C.16 D.17
3.一個水池有兩個排水管甲和乙,一個進水管丙。若同時開放甲、丙兩管,2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同時開放乙、丙兩水管,3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若單獨開丙管,60小時可將空池注滿。若同時打開甲、乙、丙三水管,要排空水池中的滿池水,需多少小時?( )
A.7 B.8 C.9 D.10
4.A、B兩地相距380千米。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原計劃甲每小時行36千米,乙汽車每小時行40千米,但開車時,甲車改變了速度,也以每小時40千米速度行駛。這樣相遇時乙車比原計劃少走了多少千米?( )
A.9.8 B.11 C.10 D.10.5
5.3時時,時針和分針成直角。什么時刻時針和分針第一次重合?( )
A.3時15(11/13)分 B.3時16(4/11)分
C.3時14(9/10)分 D.3時11(7/10)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參考答案
1.A【解析】先用心算將兩個減數相加,1728+2272=4000。然后再從被減數中減去減數之和,即4689-4000=689。
2.C【解析】在長方形四周植樹,植樹的棵數段數,不要加1,因為封閉的路線首尾相接,重合了。
長方形的周長:(50+30)×2=160(米);一共可以植樹:160÷10=16(棵)。
3.D【解析】由于題中告訴我們三個條件:①同時開啟排水管甲和進水丙,用2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由此可知,甲水管工作20小時與丙水管工作20小時的工作量之差恰好是滿池水。②已知同時開啟排水管乙和進水管丙,用30小時可將滿池水排空,由此可知乙、丙兩水管同時工作30小時的工作量之差也恰好是滿池水。③已知丙水管工作60小時,可將空池注滿水,故其工作效率為1/60。利用上述三個條件我們可以求得甲、乙兩水管的工作效率,進而計算同時開啟甲、乙、丙三水管將池水排空所用的時間。由條件①和條件②計算甲的工作效率為:1+1/60×20÷20=1/15;由條件②和條件③計算乙的工作效率:1+1/60×30÷30=1/20;所以同時開啟甲、乙、丙三水管將滿池水排空所用的時間為:1÷1/15+1/20-1/60=1÷1/10=10(時)。
4.C【解析】根據“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這個數量關系式先求出甲、乙兩車計劃相遇時間與實際時間,再求出乙計劃與實際走的路程,最后求出二者之差。380÷(40+40)=4.75(時),380÷(40+36)=5(時);40×(5-4.75)=10(千米)。
5.B【解析】分針在鐘面上走1圈,時針只前進“1個字”,即分針走60分(鐘面上為60格),時針只走5個分格。以分針前進的速度為單位“1”,時針前進的速度則只為“1/12”。3時時,時針與分針之前的“差距”是15格(每格代表1分鐘)。分針前進時,時針也在緩慢地前進,分針要花多少時間(分鐘)才可以“追上”這15格呢?列式為:15÷1-1/12=15÷11/12(11/12)=16(4/11)(分)。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