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公考演繹推理每日練習(2)
6.古代有一個地方,只有兩種人,騎士和無賴。騎士說真話,無賴說假話,但從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分別。一個學者遇到兩個人,甲和乙,他問甲:“你們兩個當中肯定有一個騎士?”甲說:“沒有”。請你判斷甲和乙分別是( )。
A.甲是騎士,乙是無賴B.甲、乙都是騎士
C.甲是無賴,乙是騎士D.甲、乙都是無賴
7.政府對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是對出售的每一罐食用征稅兩分錢。稅務記錄顯示,盡管人口數量保持穩定且稅法執行有力,食用油的稅收額在稅法生效的頭兩年中還是顯著下降了。
以下如果正確,最有助于解釋食用油的稅收額下降的一項是( )。
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稅法實施后開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稅實行后的兩年,政府開始在許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稅
D.食用油傳統上被用作結婚禮物,稅法實施后,用食用油做禮物增多了
8.小說離不開人生世相的描繪,一個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詩的創作,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誕生,大都是源于詩人的靈感和天賦。所以( )。
A.詩人年紀一般都比較輕
B.寫小說的人都是中老年人
C.一個人不可能既是優秀的小說家,同時又是杰出的詩人
D.早慧的小說家,古今中外比較少有,而早慧的詩人歷史上卻比較多
9.教育上“誰受益、誰出錢”這一提法如果是正確的話,只能理解為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教育的經濟效益,雖然不能直接、立即體現在市場經濟交換過程中,卻存在于社會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僅有經濟效益,而且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 )。
A.教育經費主要由國家承擔是合理的
B.教育經費應由個人、集體與國家共同承擔
C.教育是社會的事情,因此經費也應由社會負責
D.應該實行由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
10.在1970年到1980年之間,世界工業的能源消耗量在達到頂峰后下降,1980年雖然工業總產量有顯著提高,但工業的能源總耗用量卻低于1970年的水平。這說明,工業部門一定采取了高效節能措施。
最能消弱上述結論的是( )。
A.1970年前,許多工業能源的使用者很少注意節約能源
B.20世紀70年代一大批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產量急劇下降
C.工業總量的增長1970年到1980年間低于1960年至1970年間的增長
D.20世紀70年代,許多行業從使用高價石油轉向使用低價的替代物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參考答案
6.C【解析】假設甲回答真話,則兩人當中沒有騎士,而根據陳述中的前提可知甲是無賴,那么乙是騎士,C項正確。
7.B【解析】題干的意思應該是既然對出售的每一罐油都有征稅,那么稅收額不應該減少,但正因為是按罐來計稅,所以在總消費量保護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時用大罐裝油將少交很多稅,故此,稅收額才會減少,應該選B。
8.D【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陳述中并未涉及年齡問題,所以A項不正確;陳述中并沒有關于“寫詩”與“寫小說”之間的比較,所以C項不正確;由“……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說明寫小說者不是沒有青年人,所以B不正確。只有D項符合題意。
9.A【解析】由題目中兩個前提“誰受益、誰出錢”和“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可以直接得出結論A,選項B、C、D均與題意無關。
10.D【解析】本題的主要結論是工業部采取高效的節能措施導致了工業能源總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這個結論,就要找出另外一個導致降低的理由,D項用低價替代物替代高價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總量的降低,剛好符合條件,所以當選。
推薦閱讀:
2011年浙江公考演繹推理每日練習(1)
相關文章
A.甲是騎士,乙是無賴B.甲、乙都是騎士
C.甲是無賴,乙是騎士D.甲、乙都是無賴
7.政府對基本商品征收的一種稅是對出售的每一罐食用征稅兩分錢。稅務記錄顯示,盡管人口數量保持穩定且稅法執行有力,食用油的稅收額在稅法生效的頭兩年中還是顯著下降了。
以下如果正確,最有助于解釋食用油的稅收額下降的一項是( )。
A.很少家庭在加稅后開始生產他們自己的食用油
B.商人在稅法實施后開始用比以前更大的罐子售油
C.在食用油稅實行后的兩年,政府開始在許多其他基本商品上征稅
D.食用油傳統上被用作結婚禮物,稅法實施后,用食用油做禮物增多了
8.小說離不開人生世相的描繪,一個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詩的創作,特別是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的誕生,大都是源于詩人的靈感和天賦。所以( )。
A.詩人年紀一般都比較輕
B.寫小說的人都是中老年人
C.一個人不可能既是優秀的小說家,同時又是杰出的詩人
D.早慧的小說家,古今中外比較少有,而早慧的詩人歷史上卻比較多
9.教育上“誰受益、誰出錢”這一提法如果是正確的話,只能理解為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這是因為一方面,教育的經濟效益,雖然不能直接、立即體現在市場經濟交換過程中,卻存在于社會之中;另一方面教育不僅有經濟效益,而且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 )。
A.教育經費主要由國家承擔是合理的
B.教育經費應由個人、集體與國家共同承擔
C.教育是社會的事情,因此經費也應由社會負責
D.應該實行由幼兒園到大學的免費教育
10.在1970年到1980年之間,世界工業的能源消耗量在達到頂峰后下降,1980年雖然工業總產量有顯著提高,但工業的能源總耗用量卻低于1970年的水平。這說明,工業部門一定采取了高效節能措施。
最能消弱上述結論的是( )。
A.1970年前,許多工業能源的使用者很少注意節約能源
B.20世紀70年代一大批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產量急劇下降
C.工業總量的增長1970年到1980年間低于1960年至1970年間的增長
D.20世紀70年代,許多行業從使用高價石油轉向使用低價的替代物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參考答案
6.C【解析】假設甲回答真話,則兩人當中沒有騎士,而根據陳述中的前提可知甲是無賴,那么乙是騎士,C項正確。
7.B【解析】題干的意思應該是既然對出售的每一罐油都有征稅,那么稅收額不應該減少,但正因為是按罐來計稅,所以在總消費量保護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時用大罐裝油將少交很多稅,故此,稅收額才會減少,應該選B。
8.D【解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陳述中并未涉及年齡問題,所以A項不正確;陳述中并沒有關于“寫詩”與“寫小說”之間的比較,所以C項不正確;由“……閱歷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難在這一領域嶄露頭角的”說明寫小說者不是沒有青年人,所以B不正確。只有D項符合題意。
9.A【解析】由題目中兩個前提“誰受益、誰出錢”和“國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可以直接得出結論A,選項B、C、D均與題意無關。
10.D【解析】本題的主要結論是工業部采取高效的節能措施導致了工業能源總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這個結論,就要找出另外一個導致降低的理由,D項用低價替代物替代高價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總量的降低,剛好符合條件,所以當選。
推薦閱讀:
2011年浙江公考演繹推理每日練習(1)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