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之文學常識(5)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民族英雄、軍事家、詞人。其代表作《滿江紅》傳唱千古。
陸游(1125—1207)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近萬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后世傳誦,詞作《訴衷情》《釵頭鳳》也很有藝術特色。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同為宋詞作家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后序》皆為后世傳誦。
關漢卿(1220—1300)號己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的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生卒年月不詳)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
馬致遠(生卒年月不詳)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生卒年月不詳)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生卒年月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代表作《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于謙(1398—1457)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著名篇目有《石灰吟》。
推薦閱讀:
公共基礎知識之文學常識(4)
相關文章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民族英雄、軍事家、詞人。其代表作《滿江紅》傳唱千古。
陸游(1125—1207)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近萬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后世傳誦,詞作《訴衷情》《釵頭鳳》也很有藝術特色。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同為宋詞作家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后序》皆為后世傳誦。
關漢卿(1220—1300)號己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的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生卒年月不詳)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
馬致遠(生卒年月不詳)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生卒年月不詳)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生卒年月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代表作《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于謙(1398—1457)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著名篇目有《石灰吟》。
推薦閱讀:
公共基礎知識之文學常識(4)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