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申論熱點時評:食鹽荒
積極應對 “食鹽荒” ,消費者不必恐慌
內容提要:日本地震后福島核電站爆炸造成的核泄露,引發我國沿海局部地區發生食鹽搶購,出現食鹽供應緊張現象。坊間傳言食鹽供應緊張也會到來,甚至可能會有“鹽荒”現象發生。情況到底如何呢?背景鏈接:
從16日開始,很多沿海城市超市里就突然涌進很多來搶購鹽的人,只要是鹽就買。據了解,超市、商店里的鹽幾乎都被搶空,上演了一波搶鹽熱潮。3月1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開展市場檢查,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惡意囤積、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發改委通知稱,近日,部分地方受謠言影響,引發食用鹽集中購買現象,一些不法經銷商乘機哄抬價格。
一場由日本震災醞釀發酵而來的國內市場食鹽集中購買潮正在考驗各級政府的應急智慧。據多方了解,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已于3月16日開始部署穩定市場措施,并陸續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保障供應措施及澄清謠言。
“鹽荒”的啟示:
一,說明人民群眾的素質有待提高,易上當中計,隨眾心理強。
二,說明市場體制不完善,致使奸商囤積居奇,乘勢抬高鹽價。
三,說明市場監管不到位,打擊力度不夠高,起不到警示作用,造成市場鹽價混亂。
四,說明宣傳工作沒到位,宣傳范圍未擴大,致使一些人危言聳聽,道聽途說,擾亂社會秩序。
五,說明政府職能轉變緩慢,幾乎是哪里出現問題哪里打一板子,沒做到未雨綢繆,統籌兼顧!
“鹽荒”的解決對策:
針對搶鹽現象,政府積極應對?,消除市民恐慌。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穩定市場。各級商務、鹽業等部門加強市場巡查,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消費者有序消費。物價、工商部門應對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合謀漲價等行為將進行堅決查處,切實維護食鹽市場秩序。
衛生部門,要加大對碘可以防治核輻射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讓公眾了解什么樣的情況下用碘才可以防治因受核輻射造成的甲狀腺疾病。
是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強核輻射物質的監測。在日本核電站核泄漏尚未徹底制止甚至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環保部門應當就像2003年非典時期那樣,啟動應急反應機制,把我國各地區,特別是和日本接近地區的大氣、海水以及陸地的核輻射情況及時向公眾通報,采取一日一報制度,通過各種媒體向公眾通報監測情況,讓公眾了解真實情況,不要因為道聽途說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國務院召開會議,加強我國現有核電站的安全檢查,以及暫停審批新的核電項目,也是穩定人心的一項措施。
是鹽業部門,要及時向公眾通報食鹽供應情況,加強市場供應,確保市場穩定。搶購發生后,中國鹽業總公司及時通過媒體通報相關情況,讓公眾了解食鹽儲備非常充足,發生搶購的地區鹽業公司都已經啟動應急預案,啟動國家和省級儲備,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希望消費者不要信謠傳謠,不要盲目囤鹽搶鹽。另外,鹽業部門還應當會同政府工商部門甚至公安部門,嚴厲打擊不法商人囤積居奇,趁火打劫,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的違法行為。
推薦閱讀:
201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匯總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