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公務員面試模擬題(8)
一、背景材料(閱讀材料,10分鐘)
某省會城市有一個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由一些大中型企業贊助,教育援助辦公室是其中的一個部門,主要負責對教育資源缺乏的地區提供幫助。
該辦公室有三個人:主任王立、小方和大姐李娜。王立,已有多年公益事業經驗,在本部門已工作3年,非常有責任心,但要求嚴格,經常指導小方,對小方規定過死,有時干涉到工作細節方面,甚至影響了小方獨立性的發揮。小方,新分配到這個部門,到本部門半年多時間。李娜,原來在師范院校團委工作了7年,來本部門1年多。李娜原負責師資籌備工作,現在這個工作由小方來接管。
最近,該省一個教育落后的貧困縣教育資源十分貧乏,向這個組織提出教育援助申請。基金會考察后同意援助,在經過多方籌集之后,資金還缺200萬,師資資源也較為缺乏。具體的工作落到了小方這個部門,王立讓小方負責師資援助方面,李娜負責資金籌措方面。
二、根據材料回答問題(考官讀題,無題本,有可能追問,25分鐘)
問題:在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方面,你認為政府、社會和公益組織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考察要點】綜合分析能力
【題型分析】這是一道綜合分析類題目,雖然題目當中只是要求考生從三個主體出發,提出其各自應負的責任,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要解決問題,必須界定清楚存在的問題,才能對癥下藥,因此對各主體的責任進行分析之前,考生需對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和存在問題。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從各個主體不同的職、權、責出發。
【答案要點】
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通過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提高貧困地區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
2)目前,貧困地區教育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存在辦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陳舊,教育結構單一,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脫離當地實際,師資力量普遍短缺,學生是以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為主,多數學生家庭負擔較重的問題。要想改善這一現狀,需要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3)從政府角度來說,要在資金、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貧困地區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盡快研究制定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教育的有關政策,在教育政策、項目和資金投入上向貧困地區傾斜;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陳舊等狀況,進一步提高對學校學生補貼標準,對貧困地區學生提供足額的生活補助;三是教育部門從高等院校校選派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高校畢業生,充實到貧困地區教育機構,促進其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大力加強教師和干部的培養培訓工作。
從社會角度來說,應在全社會加強思想宣傳和引導,提升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度,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從公益組織角度來說,教育公益類組織目前仍存在項目重復建設、專業化程度低、與政府溝通不暢等眾多問題。因此,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教育扶持的過程中,公益組織要多與政府進行溝通,避免重復建設,同時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4)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相信通過政府、社會、公益組織、民眾等多方的努力,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將會取得一個質的飛躍,我國也會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目標。
推薦閱讀:
2012年浙江公務員面試模擬題(7)
相關文章
某省會城市有一個非營利性公益組織,由一些大中型企業贊助,教育援助辦公室是其中的一個部門,主要負責對教育資源缺乏的地區提供幫助。
該辦公室有三個人:主任王立、小方和大姐李娜。王立,已有多年公益事業經驗,在本部門已工作3年,非常有責任心,但要求嚴格,經常指導小方,對小方規定過死,有時干涉到工作細節方面,甚至影響了小方獨立性的發揮。小方,新分配到這個部門,到本部門半年多時間。李娜,原來在師范院校團委工作了7年,來本部門1年多。李娜原負責師資籌備工作,現在這個工作由小方來接管。
最近,該省一個教育落后的貧困縣教育資源十分貧乏,向這個組織提出教育援助申請。基金會考察后同意援助,在經過多方籌集之后,資金還缺200萬,師資資源也較為缺乏。具體的工作落到了小方這個部門,王立讓小方負責師資援助方面,李娜負責資金籌措方面。
二、根據材料回答問題(考官讀題,無題本,有可能追問,25分鐘)
問題:在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方面,你認為政府、社會和公益組織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考察要點】綜合分析能力
【題型分析】這是一道綜合分析類題目,雖然題目當中只是要求考生從三個主體出發,提出其各自應負的責任,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意識到,要解決問題,必須界定清楚存在的問題,才能對癥下藥,因此對各主體的責任進行分析之前,考生需對貧困地區的教育現狀和存在問題。在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從各個主體不同的職、權、責出發。
【答案要點】
1)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通過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持,提高貧困地區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
2)目前,貧困地區教育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存在辦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陳舊,教育結構單一,教學內容和方法不同程度地脫離當地實際,師資力量普遍短缺,學生是以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為主,多數學生家庭負擔較重的問題。要想改善這一現狀,需要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3)從政府角度來說,要在資金、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貧困地區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盡快研究制定促進貧困地區發展教育的有關政策,在教育政策、項目和資金投入上向貧困地區傾斜;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較差,教學設備陳舊等狀況,進一步提高對學校學生補貼標準,對貧困地區學生提供足額的生活補助;三是教育部門從高等院校校選派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高校畢業生,充實到貧困地區教育機構,促進其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大力加強教師和干部的培養培訓工作。
從社會角度來說,應在全社會加強思想宣傳和引導,提升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度,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從公益組織角度來說,教育公益類組織目前仍存在項目重復建設、專業化程度低、與政府溝通不暢等眾多問題。因此,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教育扶持的過程中,公益組織要多與政府進行溝通,避免重復建設,同時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4)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相信通過政府、社會、公益組織、民眾等多方的努力,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將會取得一個質的飛躍,我國也會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目標。
推薦閱讀:
2012年浙江公務員面試模擬題(7)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