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之全卷練習(19)
浙江公務員考試無論是考試內容還是形式都向國考看齊,就連時間亦是如此,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預計在2012年12月份報名,距今也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欲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現在可以進行復習,早一天復習,就多一份把握。現浙江公務員考試復習教材的編寫小組為考生制定備考計劃,詳情請查看:2013年浙江公務員行測備考計劃 權威制定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1.隨著啤酒生產和銷售旺季的來臨,一些啤酒生產企業相繼拋出啤酒中含甲醛有害健康的論調,并宣稱自己已經取消使用甲醛,改用其他物質代替,此舉在業內引起一番激烈的爭論。有的企業更是借用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的旗號拋出“甲醛有害論”。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發表聲明,指出微量甲醛廣泛存在于天然食品中,啤酒所含甲醛和天然食品相比,含量屬低量范疇。甲醛作為食品工業加工允許使用的助劑,在啤酒產品中的含量都在較低范圍,對身體健康無害。
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天然食品中廣泛含有微量甲醛
B.啤酒生產無禁用甲醛規定
C.啤酒微含甲醛對人體無害
D.啤酒生產企業嘩眾取寵
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2.有一輛自行車,前輪和后輪都是新的,并且可以互換,輪胎在前輪位置可以行駛5000千米,在后輪位置可以行駛3000千米,問使用兩個新輪胎,這輛自行車最多可以行多遠?
A. 4250 B. 3000 C. 4000 D. 3750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
3.商品差價,是指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環節、購銷地區、購銷季節以及質量不同而形成的價格差額。
下列屬于商品差價的是( )。
A.春季白蘿卜一塊一斤,夏季胡蘿卜五角一斤
B.奧迪轎車與奧拓轎車價值不同
C.春風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比秋雨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書籍每本便宜5元錢
D.因為甲地產鹽,每斤鹽甲地比乙地的便宜2角錢
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第四部分 資料分析
根據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進入新世紀以后,云南省126個農業縣市中仍有73個國家扶持工作重點縣,占全國重點扶貧縣市總數592個的12.33%。根據“五普”資料顯示,73個貧困縣總人口為2208.6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4236.01萬人的52.14%,其中男性1162.73萬人,女性1045.96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11.16,高于全省110.06水平。這些貧困地區非農業人口比重僅為8.08%,大大低于全省14.71%的平均水平。這73個國家重點扶持縣,人口和土地面積均占全省一半以上,但是經濟指標在全省只占很小份額,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全省總量的26.1%,地方財政收入僅占全省總數的15.8%,從人均指標看,與全省總體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顯的。2000年,73個國扶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1479元的71.2%,人均GDP2235元,僅為全省人均GDP的48.2%。貧困地區人口受教育程度很低。73個貧困縣總人口占全省人口一半強,而大學本科人數僅占全省的10.80%,而小學文化人口占到了全省總數的55.15%。貧困地區人口一般文盲率為19.02%,比全省一般文盲率15.44%高出3.58個百分點。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為6.33年,而貧困地區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69年,勉強達到小學畢業水平。73個國家扶持重點縣中,未工作人口共有216.28萬人,其中,喪失工作能力的人口有64.33萬人,占未工作人口的29.7%,正在找工作的有10.25萬人,占未工作人口的4.74%。喪失工作能力和工作難找導致的貧困人口占有相當的比重。
4.根據上述文字資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云南省貧困地區人口文盲率為19.20%
B.云南省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為6.33年
C.在云南省的73個扶貧縣中有74.58萬人無業
D.進入新世紀后,全國重點扶貧縣市有592個
5.73個國扶縣的未工作人口中大約有萬人有工作能力( )
A.143.72 B.151.95
C.160.86 D.171.23
6.根據上述文字資料,下列關于云南省73個國扶縣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73個貧困縣的總人口占云南全省人口數量的一半以上
B.這些貧困縣中男性居民的數量大于女性居民的數量
C.73個貧困縣共有2208.69萬人
D.云南省國扶縣的數量僅占全國重點扶貧縣總數的10%
7.2000年云南省73個國扶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大約低多少元( )
A.426 B.347
C.286 D.234
8.2000年云南省全省人均GDP大約是元( )
A.4356 B.4636
C.4879 D.5203
第五部分 常識判斷
第五部分 常識判斷
9.甲、乙、丙在一起閑談。乙說:“偷東西,哪個都會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時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靜時,拿點里面的東西再想辦法出來就是了。”丙聽后便于當天如此這般,潛入某商店盜竊了幾件衣服,乙的行為構成( )。
A.不犯罪
B.從犯
C.教唆犯
D.主犯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解析】
1.C【解析】文段先是指出一些啤酒生產企業提出甲醛有害的言論,然后通過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的聲明來反駁這一論調,提出新的觀點,即“甲醛在啤酒產品中的含量都在較低范圍,對身體健康無害。”
A、B、D 項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排除。正確答案是C。
2.D【解析】這個題目主要是看單位內(1千米)的消耗率,前輪是1/5000, 后輪是1/3000 單位內消耗的總和是1/5000+1/3000=4/7500, 因為兩個輪子的消耗總量是1+1=2,所以可以行使2÷4/7500=3750千米
3.D【解析】商品差價是同一商品的不同價格,A、B、C三項都是不同的商品,C項雖然都是《政治經濟學》的書,但是是不同出版社出的同類的書,也不是同一商品。D項是由于鹽這一商品的購銷地區的不同造成的價格差,因此選D。
4.A【解析】通過文字資料可知,云南省貧困地區的文盲率為19.02%,而不是19.2%。故正確答案為A。
5.B【解析】216.28-64.33=151.95。故正確答案為B。
6.D【解析】云南省國扶縣的數量占到了全國重點挾貧縣市的12.33%。故正確答案為D。
7.A【解析】1479×(1-71.2%)-426元。故正確答案為A。
8.B【解析】2235÷48.2%-4636元。故正確答案為B。
9.A【解析】本題旨在考查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體地說,教唆犯是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以及其他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意或者雖然有犯意但不堅定的人,使其決意實施自己所勸說、授意的犯罪,以達到犯罪目的的人。本案中,乙沒有教唆的故意,不構成犯罪。這屬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情形。
推薦閱讀: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