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政府微博110
國考筆試結束,很多浙江省考生開始關心省考情況,浙江省《關于組織編報2013年浙江公務員錄用需求計劃通知》已發布,與去年相比提早了兩個多月,速度堪比海平面上的熱帶氣旋。這份通知的下發無疑將再度掀起浙江省新一輪考公熱潮,也預示著2013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時間許會延續2012年的政策,提前到12月份報名,3月左右筆試。
目前距離2013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報名的時間還有一個月左右,很多考生已經投入了緊張的備考之中,考生從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整理匯總的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備考專題中可以發現,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競爭比例慢慢趨于在一個固定范圍不變,這一方面由于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有戶籍限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考生在對待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也慢慢趨于平常心、理性對待。
目前距離2013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報名的時間還有一個月左右,很多考生已經投入了緊張的備考之中,考生從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整理匯總的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備考專題中可以發現,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競爭比例慢慢趨于在一個固定范圍不變,這一方面由于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有戶籍限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考生在對待公務員考試的時候,也慢慢趨于平常心、理性對待。
2009-2012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報考情況一覽表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2009年 | ||
報名時間 | 2011年12月21日至27日 | 2011年1月4日至10日 | 2009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 | 2008年12月27日至1月3日 | |
招考人數 | 10028人 | 10581人 | 8675人 | 4482人 | |
報考人數 | 284740人 | 353634人 | 212000人 | 261406人 | |
報考比例 | 28.3:1 | 34:1 | 24.7:1 | 59:1 | |
筆試時間 | 2012年3月3日 | 2011年3月13日 | 2010年1月6日 | 2009年2月21日 | |
筆試科目 |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 | ||||
復習資料 | 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復習教材(訂購地址:http://www.chnbook.org/goods.php?id=47) | ||||
成績公布 | 2012年3月31日 | 2011年4月14日 | 2010年2月11日 | 2009年3月20日 | |
面試時間 | 2012年4月21日至22日 | 2011年 4月23日-24日 | 2010年3月26日-27日 | 2009年4月11日-12日 |
最后,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再次提醒考生,浙江省公務員考試不指定任何教材,也不與任何機構合作辦培訓班,考生勿輕易相信,上當受騙。非裸考的考生,如需教材來規劃自己的復習計劃,需要教材中的專家解析來指明復習重點,請到正規公務員考試教材中心選購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復習教材備考。
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政府微博110
【背景鏈接】
近年來,微博盛行, 政府賬號出現在新浪微博平臺上,該賬號后面還加了個V字,也就是通過新浪官方認證的用戶。自從新浪微博推出以來,不少政府機構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微博賬號,“微博云南”和“桃源縣人民政府”是其中較早嘗試的兩個,而廣東省各級公安部門則集體開了微博,被網友們稱為 “微博110”。
【標準表述】
[意義]
信息時代,網絡輿論的力量有目共睹,不可小覷。大到公共領域的反腐懲貪,小到草根人物的一夜走紅,網絡的影響力可謂無遠弗屆,深入人心。在此情形下,各地各部門對網絡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建立起與網絡輿論的互動機制,可以在第一時間網絡輿論中得知當下社會公眾的知情需求,有利于管理者與民眾實現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避免造成權威信息缺失,引起了網絡輿論的猜疑和批評,進而使城市管理工作陷于被動局面。
[優勢]
政府機關開微博實現了網絡問政制度化、常態化和創新性的新舉措。每個月安排一位市領導、一位市直機關領導、一位縣級領導及鎮領導上線與網民交流。
一方面,網絡問政的犀利姿態可以贏得民眾的心,真正做到了網民意見積極收集,集中辦理、落實的常態化。網民反映問題不需要鼓噪,不需要更多的網絡渲染,就能得到當地領導和部門的及時跟進與處理。當地市民選擇直接到網上反映問題、提出訴求,問題得到及時跟進與解決,群體事件必然減少,上訪數量必然大大減少,很多人,社會穩定度必然得到提高,民眾的焦慮情緒會得到安撫。
另一方面,對當地執政官員起到監督、督促和執政為民的壓力與鞭策,建立陽光政府、服務政府的利器,倒逼官員更趨依法執政、為民執政。真正發揮了網絡成本低廉,快捷、及時的優勢,為執好政,服務好人民,構筑和諧社會起到了示范和帶頭的作用。
[措施]
第一,公開、公正、公平。社會在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分配方面的不公已經接近危機水平,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調整,逐步深化的危機有可能變成災難。因而,國家必須在保持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大力加強社會保障工作,積極縮小貧富差距,改善下層社會的生活條件,建立一個和諧的新秩序、新社會。
第二,暢通底層社會的民意表達渠道,拓寬其政治參與的制度化途徑。網絡是一張社情民意的晴雨表,透過它,我們可以診斷代議制政治體系的健康狀況。網絡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弱勢群體維權艱難、訴求表達不暢的事實。網絡的訴求表達與現實中的訴求表達存在著彼消此長的關系,當現實中的公共參與和訴求表達不暢時,必然涌到網絡空間。因而,必須在現實中找到平民訴求表達不暢的原因,積極建立公民暢通的訴求表達渠道。
第三,善用網絡話語權。掌控網絡媒體的話語權是一門政治藝術,是一種領導技術,是當今不可缺少的執政本領。正面的網絡監督有利于民意的充分表達,有利于民眾與政府良好的溝通。政府通過互聯網引導輿論導向,可以適時消除民眾對政府的潛在不信任。
第四,加強網絡立法和網民的道德自律。克制網絡民粹主義,關鍵在于網民的理性自制和道德自覺。要加強對網民媒介素養的培養,提升其自律意識。要明確網絡中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在行使發表言論的自由同時,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尊重他人的權利。必須加強法制建設,通過法律法規約束網民的言論和行為,促使網絡的理性、和諧發展。
推薦閱讀:
點擊分享此信息:
